博物之旅·认识《诗经》中的植物

用诗意的语言记录自然万物

2022-03-23

凌霄 孙海 摄

荷花 项凯 摄

商报记者 张倩雯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经》中诸如此类提到植物的诗歌很是丰富,它用诗意的语言记录了自然万物,涵盖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这是一场特殊的博物之旅,上周日,通过阅读《诗经》中的诗篇,跟随浙江科普游子负责人、科普作家王晓申老师的讲述,商报小记者进一步认识了葛、荷花、木槿、猕猴桃等不同的植物。

本次活动由杭州图书馆主办、浙江科普游子协办。

小记者投稿

读《诗经》 赏荷花

每年夏天,望着湖面上盛开的荷花,我首先想到的是诗人赞美荷花的诗句,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却没想过荷花还有许多食用价值。

这次通过王老师的讲解,我了解到莲花、莲子都可以入药,还可以泡茶喝。在家里,爷爷经常炒藕片、藕丝,在饭店我也吃过蜜汁糖藕、荷叶包裹的叫花鸡、粉蒸肉……莲花的茎还可以抽丝、织布呢。如此看来,荷花全身都是宝。

商报小记者(采荷二小)娄祎涵 指导老师:钟莉军

博物之旅:《诗经》中的植物——荷花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这句诗描写了山中茂密的桑树和水里美丽的荷花,荷花全身都是宝。我们最熟悉的有莲藕、莲子,其中杭州有一道名菜叫做桂花糖藕。莲花的根茎、藕节、荷叶等都可以作为药材,供人们使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相信大家都听过这句话,荷花虽然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依然干净美丽,故古人都喜欢用荷花来形容高洁的品质。

商报小记者(外语实验小学)包远豪

《诗经》里的葛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一花一草的绽放中,有春意徐徐盛开的盎然;一枝一蔓的舒展中,有春景缓缓展开的葱茏。

蝶衣老师和我们介绍了《诗经》中的植物,这些植物流传了千年,也美了千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国风·王风·采葛》中的“葛”,它属于豆科葛属植物,叶子非常有特点,羽状复叶,秋天的时候会开出一串串小紫花。葛的生命力顽强,古代采葛用来织布,采萧用来祭祀,采艾用来治病。

葛的全身都是宝,葛藤可以织布、造纸、造桥,葛根可以用来充饥,葛花还能解酒。我不由对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要去大自然中找一找全身都是宝的葛!

商报小记者(半山实验小学)沈依晨

《诗经》里的植物

首先,“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中提到的“葛”是一种豆科植物。葛的用处很多,葛藤可以用来造吊桥,葛纤维可以做衣服,葛根可以入药,葛的全身都是宝。

其次,每年夏天西湖里盛开的荷花,莲藕就是它的茎。更令人惊奇的是,如果向正在生长的荷叶中间倒一点水,会发现水中有一些小气泡,原来这是荷叶在呼吸!莲蓬和荷花也有很大用处,莲蓬里的莲子剥开之后不仅可以直接吃,还是八宝粥的主要原料,莲花可以用来插花观赏或者泡茶,莲花泡出来的茶有一股特别的清香味。

杭州图书馆“太阳风”文学社社员(蒋筑英学校)李睿晨

《诗经》中的植物之旅

《国风·王风·采葛》中写道:“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这句诗表现了一位男子在思念恋人时的心情,恋人出去采萧,他一天见不到恋人,就像隔了许多年。

《国风·郑风·山有扶苏》中写道:“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诗中提到的荷华就是荷花,因其“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莲花也被称作花中君子。目前莲花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种是负责观赏的花莲,第二种是负责出莲子的子莲,最后一种是食用的藕莲。

商报小记者(采荷二小)蔡予初

我的植物朋友们

首先,“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葛是一种爬藤植物,在野外很常见。虽然葛很普通,但它全身都有用处,葛花解酒、葛藤制纸、葛粉做羹,葛藤还能搭一座晃晃桥呢。

其次,“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艾也是一种常见的植物,艾草做的青团清香扑鼻,美味可口。端午节时,将艾草和菖蒲一起挂在门上,据说可以辟邪。用晒干的艾叶煮水泡脚,可以驱散寒气。

最后,“苕之华”说的是凌霄花,花是橘红色的,里面有很多花蜜。老师说山里有正宗的凌霄花,我真想去找找看。

杭州图书馆“太阳风”朗诵团成员(西湖小学)姚睿雪

《诗经》描绘的植物世界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国风·郑风·山有扶苏》,这一篇中提到了荷花。古时起,人们就很喜欢荷花,最早佛前供奉的花是荷花;哪吒是荷花的化身;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因手持荷花,雅称“荷仙姑”;因品性高洁,周敦颐赞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荷花还有莲叶效应:荷叶有疏水性,水滴落在荷叶上会滚落几圈,带走灰尘。荷花的一些部位是可食的,如莲子、荷花、莲藕等,其中莲子可以做八宝粥、银耳粥。莲房鱼包、桂花糖藕、荷叶鸡等也是难得的美味佳肴。商报小记者(袁浦小学)何志宁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在《诗经》中,我的面纱被慢慢揭下,展现在世人眼中。我的名字是葛,来认识一下我吧。我的生命力十分顽强,作用也不少。相传在上古时代,一个部落首领发现我可以为人们遮体、抗寒,我被人们编织成衣服,这个部落首领被尊称为“葛天氏”。后来呢,我被织成了细葛布“絺”,供贵族使用,制成粗葛布“绤”,供百姓穿着。

当然,我不仅可以御寒,还可以作为建筑之用。秦汉时期,西南地区交通不便,山高谷深,水流湍急,为了方便通行,人们把我和竹子老弟作为建筑材料,制作了葛藤桥。虽然遇风会摇晃,但却非常牢固,人们驱赶牛车马车都可以从桥上轻松通过。

先秦时期,我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是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和我渐渐有了疏离感。在我身上还有个曲折的小经历,最初我的优点被大家熟知,人们便开始大量种植,美国也是如此。能被世人如此重视,我心里那个美啊!可谁知好景不长,我在美国泛滥成灾,美国人叫我入侵植物。我也真是无奈啊,最开始大张旗鼓欢迎我的是你们,现在对我避之不及的也是你们,我是何其无辜啊!

随着现在人们对自然和健康的向往,越来越多的山珍被大家重视,我也是其中之一,葛粉很珍贵!我也期盼和更多人交朋友,也欢迎大家去大自然中发现更多的我。商报小记者(大禹路小学甲来路校区)王晨曦

荷花也叫莲花,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植物。哪吒、何仙姑等人物身上都有莲花的元素。莲花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名字:叶柄叫做茄;花朵叫芙蓉;花苞叫菡萏;莲子心叫莲薏……荷花的茎长在淤泥里,会通过荷叶的茎将空气传到藕,让莲藕根部更好地生长。当我们捧着荷叶,在上面浇一杯水,会发现荷叶上会有小泡泡,这就是荷叶在呼吸。

生活中,莲花的用途很多,可以用来泡茶;“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水”的碧筒饮,是把荷叶的茎当作吸管;屈原曾写下“制芰荷为衣兮”,没想到现在的人们真的用荷叶茎抽丝织布做衣服,价格还很昂贵呢。

商报小记者(金沙湖实验学校)吕璟远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是长在水边的芦苇,由于芦苇的叶、叶鞘、茎和不定根都具有通气组织,所以在净化污水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芦苇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是造纸工业中不可多得的原材料。

当然,《诗经》中还出现了很多其他植物,如莲蓬,里面有许多莲子,入口即化的银耳加上脆脆的莲子简直是一道人间美味。还有漂亮的凌霄,凌霄的身上有很多分泌蜜露的蜜腺,喜欢甜味的肉食性昆虫会帮助凌霄驱赶吃它叶子的昆虫。夏天盛开的木槿花,娇美红艳,长得有点像喇叭花,可以用来做食物,木槿炒蛋、木槿饺子等都是很好的菜品。商报小记者(春芽实验学校)王欣月

花中君子

《国风·郑风·山有扶苏》中提到的“荷华”就是荷花,又叫莲花。莲花作为花中君子,每一个部位都有特别的称呼,如蕸是指叶片,茄是指叶柄,菡萏是指花苞,芙蓉是指花朵。

莲花上的一滴水珠,也包含了很多理论——水珠与叶片的接触角成147度,并且能带走叶片上的淤泥,起到了自我清洁的作用。因此,人们用仿生技术发明了纳米涂料。莲叶的正中间有一个白色的圆点,那就是它的“鼻子”,莲叶就通过它来呼吸。如果我们在莲叶上放一些水,就会看到有很多小气泡冒出,这是它在呼吸!

商报小记者(凤凰小学)徐梓峰

荷花说

“山有扶苏,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这是诗经《国风·郑风·山有扶苏》中的一段,写出了荷花的美丽鲜艳。在古代,荷花很受人们敬佩,赞美荷花的诗文数不胜数,如周敦颐的《爱莲说》、王昌龄的《采莲曲》,温庭筠的《莲花》等都写出了对莲花的赞美。

荷花的各个部位都有自己的名字,叶片叫做“蕸”,叶柄叫做“茄”,花朵叫做“芙蓉”,果实叫做莲蓬,莲子叫做“菂”……莲花还有一个极其有趣的效应,叫做莲叶效应,指莲叶表面具有超疏水以及自洁的特性,水珠在莲叶上滚动带走了莲叶上的灰尘,是不是很神奇呢!

商报小记者(丁信小学)叶亦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