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子会唱歌?商报小记者探索声音的奥秘

2022-03-16

商报记者 徐敏月 文/摄

“这个杯子里真的有歌声!”当小记者把自制扬声器上的杯子贴近耳朵时,纷纷为能听到歌声而发出惊叹。

一个小小塑料杯,加上电源、音乐芯片、线圈和磁铁等配件,组成了扬声器。而这个自制扬声器是如何发出声音的?来自启龙营地教育的小黑老师告诉小记者们,电流通过音乐芯片时会调整方向和大小,大小不一的电流作用到线圈就会产生大小不一的磁力,线圈和磁力相互作用带动两者中间的杯子产生振动从而产生声波。

■小记者投稿

小装置 大秘密

“妈妈,你听!”我将塑料杯对准了妈妈的耳朵,摁下开关,看到妈妈一脸惊呆的模样,我自豪地笑了。这个塑料杯是我亲手完成的扬声器中的一部分。

上周六,我参加了商报小记者实践营组织的自制扬声器活动。现场,老师先为我们介绍了声音的原理,并通过跳舞的盐粒、简易传声筒等实验,让我们感受到声音创造的“奇迹”。伴随着音乐,气球上的盐粒可以有节奏地跳动;两个纸杯和一根棉线,可以把声音传递到很远的地方。

一个个实验,让我更期待自制扬声器了。磁线圈、电池盒、音乐芯片、接线器……一个个神秘器材出现在我眼前。我按照老师讲解的步骤,从底座开始拼装,固定、缠绕、连接、试音……小心翼翼地拨弄着这些部件。终于,我完成了自己的扬声器,激动地喊来老师和同伴,展示我的作品。

看到他们纷纷向我竖起大拇指,我开心地笑了。

商报小记者(半山实验小学)王锦瑄

扬声器,这么做

你也想自制一个扬声器吗?可以跟着我的步骤试试。

第一步,把电池盒和一个接线器固定到底座上,并且把电池盒上的电线插到接线器里。第二步,把音乐芯片的电线插到接线器的另一端。第三步,在底座上竖起一条有孔的塑料立柱,在立柱的上端固定另一个接线器,然后把芯片的另外两根电线插到立柱上的接线器中。第四步,把滑轮轴插到立柱上,并接上一根铁棒,再把线圈套到铁棒上。第五步,把线圈上的两根铜丝磨掉外层的漆后,插进立柱上的接线器的另一端。最后一步,用磁铁固定好塑料杯,把电池按照正负极指示装进电池盒,摁下开关,扬声器就开始播放歌曲啦。

商报小记者(采荷二小)俞欣悦

神奇的扬声器

活动开始,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声音的本质、人耳能听到声音的原理,以及声音传播途径等知识,并且手把手教我们制作了一个简易传声筒,让我们对学到的知识有更深刻的认知。

最重要的当然是制作扬声器。老师发给我们的材料包里有电池盒、方框底座、短立柱、两个接线器等。跟着老师详细的步骤讲解和示范,我们都开始安装电池盒、接线器,一步步连接电路。当最后打开电池盒开关,听到扬声器发出的歌声时,就说明大功告成啦。

那么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我边玩边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原来扬声器通电之后的线圈相当于一个磁铁。芯片不断调整电流方向和电流大小,改变电磁铁的极性和磁力强力,电磁铁和杯子里的强力磁铁相互作用,引起杯子的振动,而杯子振动就会发出并放大声音。

商报小记者(星澜小学)吴奕晨

神奇的声音

上周末,我上了一节不一样的课。

“声音由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有振动才有声音。”小黑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声音产生的原理。为了证实这个原理,老师让我们做了一个实验——跳舞的盐粒。

他把薯片桶剪成两半,做成一个两边都没有封住的纸筒。随意选择一边套上气球,再用胶带固定住,就完成了一个实验器材。接着,小黑老师在气球上撒上盐粒,把播放着音乐的手机放到了纸筒的另一端。当声音带动气球振动时,小盐粒就开始翩翩起舞。随着音量变化,气球的振动幅度也随之产生变化,上面的盐粒一会儿上下跳动,一会儿左右摇摆,特别好玩。

商报小记者(春芽实验学校)王欣月

跳舞的盐粒

你们见过会跳舞的盐粒吗?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样好奇。

准备材料如下:一个薯片桶、一个气球和一些食用盐。首先要把薯片桶两端都挖空,再把气球撑开固定在薯片桶的一端,一个简易的共振筒就完成了。

只见老师把一点点盐均匀地撒在气球皮套上,然后拿出手机对着振动筒没有套气球的一端播放音乐,神奇的一幕发生了。随着音乐节奏的起伏,盐粒在气球上也随之有节奏地跳起了“舞”,仿佛有无数个白色的小精灵在舞蹈。

这是为什么呢?我问了老师才知道。原来,手机里传出的音乐能够产生声波,声波将振动传给共振筒上的气球皮套,使得皮套上的盐粒也随之上下跳动。

商报小记者(大禹路小学甲来路校区)阙一涵

我做的扬声器会唱歌

广场上,人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优美动听的曲子让人心情愉悦。那你知道为什么扬声器会唱出优美的曲子?跟着我一起来制作一个简易扬声器吧!

首先,我们把接线器牢牢固定在接线套上,然后把接线套卡在底座上。随后,把电池盒用泡沫胶粘在接线器边上,再连接铜丝,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简易的供电处。扬声器的发声原理是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所以铜丝要和电池盒连接。最后用立柱、铁棒、磁铁和杯子等组成扩音口,这样就制作完成啦。

商报小记者(紫阳小学)方瑞颀

有趣的声音实践课

我在这堂有趣的声音实践课上一共做了三个实验:跳舞的盐粒、纸杯传声筒和制作扬声器。其中最好玩的就是制作扬声器。

我从老师那里领来材料,便迫不及待地开始制作。先将接线器放入接线套内,把它们固定在方框底座上。再用泡沫胶把电池盒粘在方框底座的另一边,并且在里面装上电池。然后,在方框上插入一根短立柱,上面安装接线器。这样,扬声器就初步完成。最后,我把电池上的两根导线插在底座接线器的左边,音乐芯片分别连接底座连接器的右边和立柱接线器的左边。再在短立柱上插上一根铁棒,套上线圈,把线圈上的导线插入立柱接线器的右边,再用磁铁将一个小杯子吸在铁棒上,打开开关,扬声器就会发出美妙的音乐。

商报小记者(长青小学)骆凡诚

失去的声音能找回吗

原来骨头也可以传递声音。

通过老师讲解,我了解到声音通过振动发出,经过鼓膜、再经过耳蜗、最后才到达大脑。但是当我们咬牙齿的时候,声音会先经过骨头、然后到达鼓膜、经过耳蜗,最后到达大脑。那么有没有可能,就算鼓膜和耳蜗受损,也能让声音到达大脑呢?

希望有一天,我能够通过学到的关于声音的知识,制作出更先进的助听器,帮助聋哑人找回失去的声音。

商报小记者(大禹路小学甲来路校区)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