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室人员在进行绒样分析

智能化羽绒制品生产车间

商报记者 茹雪雯 制图 章丹丹
共富故事
古人云“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以此来比喻人生价值的轻重悬殊。但这句话,如今却被一家企业颠覆了——它证明了一朵轻飘飘的羽绒,也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
位于杭州萧山的柳桥集团,是亚洲最大的羽绒供应商,羽毛羽绒年加工能力超过10万吨,国内外众多知名服装、家纺品牌都是其客户。
多年来,柳桥集团以订单基地、合作联营等方式,帮扶全国各地贫困村,年均带动超四万户农户、养殖户增收上千万元,帮助3000余名农民工解决就业问题,让鹅毛鸭毛带着当地村民“飞上天”。
完善产业布局 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柳桥集团的工厂车间,一股淡淡的鸭绒、鹅绒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工人们都在紧张有序地赶制来自全球的订单。从除尘、清洗、灭菌、分毛到检验,水禽的羽毛经历十几道工序,才可以形成一朵朵能够充入寝具、服装里的填充料。
从1993年一个默默无闻的羽毛加工小作坊,到如今在全球羽绒市场占比超过20%的行业龙头,过去29年柳桥集团专注于一朵羽绒,让“世界羽绒看中国”成为现实。自2001年以来,企业已连续多年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2021年,我们展开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布局——落地柳桥国际供应链集团产业园,将通过收购兼并上下游企业,进一步加强企业对原料端的掌控,提升行业话语权。”柳桥集团董事长傅妙奎表示,今年的目标是收购兼并5家企业,增加20亿元的产值。
据了解,柳桥国际供应链集团产业园位于安徽省六安市,由柳桥集团和波司登集团联合打造。项目建成后,将充分发挥六安作为皖西大白鹅羽毛绒原产地的优势,成为全球领先的羽绒供应链生产基地;同时也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此前,柳桥集团已在广西、广东、山东、河南、福建等地投资建立生产基地,联结当地屠宰场与养殖场,指导农户、养殖户加强水禽养殖及屠宰过程中的卫生防护,帮助他们解决羽毛的收集、销售、储运等实际困难,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
与此同时,柳桥集团还招收了一大批农民工,为他们提供技能培训,通过学习羽毛羽绒精加工技术提高收入,共享企业发展红利。“我们这些年投入了2000多万元建设员工宿舍,希望他们能在杭州安居乐业。”傅妙奎说。
创新科技羽绒 树立自有品牌
2021年,柳桥集团实现总营收超170亿元,同比增长超10%。对于这样的成绩单,傅妙奎却显得波澜不惊,他表示,企业下一步计划通过提质量、创品牌、扩规模、精管理,将全球市场份额从原本的20%提升到25%。
“当前羽绒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们必须迈开大步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与自主科技创新,打造在中国乃至世界具有知名度的高端品牌。”傅妙奎告诉记者,柳桥集团于2019年创立了“品立”“航羽”“甄源”三大羽绒品牌,它们各有侧重,有的满足高端需求,有的专注功能羽绒,有的主打珍稀产地。
据介绍,柳桥集团从源头抓起,严格把关养殖环境、饲料品质、养殖周期,来保障产出高品质的羽绒。目前,只要是使用柳桥羽绒的床品与服装,标签上都会有一个二维码,消费者只要扫一扫,就能进行原产地溯源,回顾羽绒生产的全过程。
除了用溯源让消费者对羽绒品质更放心,柳桥也在产品研发上大力投入,用科技助力羽绒产业不断升级。“我们已经研发出一系列功能性科技羽绒产品,包括去味羽绒、抗菌除臭防螨羽绒、无氟防水羽绒等等。”他解释说,柳桥通过一些科技手段,使羽绒的防水时效从2个小时延长到10个小时,便于户外运动;抗菌防螨系列的羽绒,则是为了让孩子们穿起来更安全更放心。
刚刚结束不久的冬奥会,激发了全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也带动了羽绒服装的市场需求。对此傅妙奎表示:“我们相信,未来国内羽绒产业肯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们希望能为行业树立标杆,推动国产羽绒行业高质量发展。”
柳桥集团董事长傅妙奎
杭商共富论
“
企业的财富是要靠全体员工来创造的,同时也要靠全社会的支持才能实现长久发展;企业做大做强了,理应回馈员工、回馈社会,助力共同富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