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到4,她想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

2022-02-07

杭州濮家小学教育集团书记、校长 黄凤英

商报讯(通讯员 李凌婧 缪文玲 记者 范昱 摄影 邱仁森) “让每一朵花儿都能自由盛开,让每一颗童心都能安然栖居。”这是杭州濮家小学教育集团书记、校长黄凤英的育人理念。

在濮家小学扎根17年,黄凤英像一位大家长,带着日渐壮大的教师队伍努力践行阳光教育,追寻教育的温暖、公平和活力,使濮小从一个不足千人的学校发展成为近三千人的集团。2019年,在原有濮家、万家、笕新校区的基础上,又牵手杭州市丁兰第二小学、杭州市丁兰第三小学和杭州市澎汇小学,形成了“3+3”的集群发展联盟。

为什么要成立集群发展联盟?成立联盟在区域推动中有哪些效益?

“让更多的孩子享有优质公平的教育是共同富裕的起步。”黄凤英说,丁兰、彭埠距离中心城区较远,作为新开办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年轻化亟待建设,但教育应该公平,也要实现“共同富裕”。

上城区的家长应该都知道,濮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坚持真劳动、真生产、真公益,由此形成了一些办学特色。比如,学校创设的“濮家三场”新型学习空间、濮小学生必做的100件事、“未来餐厅”中芬微项目、留白课堂等。

黄凤英说,成立联盟之后,濮小的优质课程都可以与其他学校进行共享,“能特色平移,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升级。”

就拿留白课堂来说,目前笕新小学、丁兰二小已经开展试点年级,澎汇小学已经全科开展课堂模式的迭代研究,“留白课堂”受到集群学校共同认可。

与此同时,濮小的办学理念、干部管理模式等“独家秘方”也实现资源共享。杭州市澎汇小学在成立之初,学校的校长、校长助理、办公室主任等核心人员都是从濮家小学过去的,相对于白手起家,濮小在办学经验和人才输送上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与帮助。

除了课程、管理方面的资源共享外,联盟最重要的是,实现了优质教师资源共享的最大化。

2020年1月,4所学校同步推出了“云课厅”,借助远距互动平台,能实现多空间同时上课。

濮小与芬兰姐妹学校Rajakylä学校有合作,引入了“设计未来餐厅”实践课,每周都有那边学校的外教给濮小的学生上课。借助“云课厅”,联盟校的学生们也可以一同上课,享受到这门优质课程,黄凤英介绍,“主教在芬兰,各个学校只要配个助教就可以,助教不用独立做课程设计,只需要组织课堂和辅助英语对话。”

当然,也可以运用这套设备让联盟校的学生上一堂濮小老师的课,老师可以点名丁兰三小的某个学生回答问题,也可以让澎汇小学的学生回答,仿佛学生就在讲台下面坐着一样。

作为核心校,除了输出资源外,黄凤英说也有很多收获。“成员校中新生力量多,我们如果遇到老师紧缺,他们也会及时给我们补充。他们名师的好课程,我们也会借鉴。”黄凤英说,以联盟为单位,还会进行跨校的师徒结对,互相成长、进步。目前,成立了14个名师工作站,涉及8个学科。

“我们的联盟,就像自由恋爱,有着共同的基因和文化认同,但也保留了每个校长独特的想法,让各个学校形成不同的特色。”黄凤英说。

濮小的集群发展联盟,是上城区教育“新共同体”十大模式之一,其他还包括名校新校共同体、名人新校共同体、校企合作共同体等。这些多元教育“新共同体”巧妙地将新上城的名人、名校、新校、优质学校、企业、高等院校等资源和优势达到最大化,实现强强联合或资源互补。

例如,名校新校共同体,以“名校+新校”为基本形式,通过输入名校办学理念、管理团队和教师资源,实现“师资调配、课程设置、学校管理、考核评价”一体化,借名校之势打造新兴未来学校。硬件配置一流的东城实验学校东润校区与优质教育品牌东城实验学校的文化、管理一脉相承,充分平衡了这一片区的教育资源。

教育“新共同体”的出现,给上城学校未来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成长空间。一起期待下家门口的“美好上城教育”吧。

我理解的共同富裕是,让更多的孩子共同享受更优质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