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奚源 赵艳
新一任杭网冠军亚历山大·布勃里克高举奖杯,击败梅德韦杰夫的吴易昺在“小莲花”振臂高呼,张之臻和布云朝克特携手打出经典对局……这些便是2025领克杭州网球公开赛(简称“杭网”)给人留下的难忘画面。杭网的成功举办,不仅让球迷见证了竞技场上的巅峰对决,更以城市温度和赛事创新展现了杭州的独特魅力,表明了这座城市积极响应《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5〕31号)》相关要求,全力开拓体育产业和赛事经济赋能社会经济发展新局面的决心,为杭州进一步加快建设国际“赛”“会”之城注入了强劲动能。
从去年办赛的“被动接招”到今年赛事主办方的“主动出击”,迎来两周岁生日的杭州网球公开赛,呈现给所有人的是升级、是进阶、是期待成为ATP250赛事中“最好的那一个”的坚信和笃行。
“小莲花”名场面不断 留下无数令人难忘的瞬间
作为ATP“中国赛季”的揭幕战,本届杭网从公布参赛阵容起就吊足了球迷们的胃口:卢布列夫、梅德韦杰夫、布勃里克三位TOP20;布云朝克特、吴易昺、张之臻三位本土人气担当;卫冕冠军西里奇、19岁便打进大满贯16强的勒纳·钱等老将新生代同场PK……来自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的66名球员共聚钱塘江畔,角逐超过100万美元的总奖金。
去年的杭网,张之臻职业生涯首次打进ATP巡回赛决赛最终赢得亚军,因伤休整半年多的他回归后,将杭网作为自己的复出首站。男单首轮,张之臻和布云朝克特大战3个多小时后胜出,从18日深夜打到19日凌晨,两人超强的意志力令人惊叹。
备受关注的杭州小伙吴易昺,连续三场逆转,1/4决赛逆转战胜前世界排名第一、大满贯冠军获得者梅德韦杰夫的比赛令人荡气回肠。此后半决赛,已经燃尽自己的阿昺遗憾未能更近一步。在“小莲花”,他赢下的不只是比赛,更是坚持的信念和强大的内心。
此外,埃切维里因伤退赛后,晋级的穆泰在镜头前写下“期待你尽快好起来”的暖心话语;从资格赛一路淘汰三位种子选手晋级、收获职业生涯第一次巡回赛决赛体验的“黑马”鲁瓦耶泪洒领奖台;选手们留下的“XIE XIE”“love hangzhou”,都是专属于杭网的珍贵回忆。
打造“杭网独有”的球迷专属福利
沉浸式观赛体验获广泛好评
今年的杭网,在提升观赛体验上可谓下足了功夫,主打一个“宠粉”牌。借助赛事吉祥物“杭拍拍”的惊艳亮相,并以此为核心推出50余款IP商品。其中不乏ACE飞织包、软胶网球冰箱贴、毛绒网球挂饰等广受欢迎、当场售罄的热销产品。
从官方微博每天公布球员训练时间,到官方安排大牌球员签名见面会;从官方开启线上观赛抽奖活动,到发放滨江区体育消费满减券……所有的一切都是希望能让球迷享受到相较于去年更“沉浸式”、更“一站式”的观赛体验。双休日,江浙沪网球主题一日游人气满满——球迷先去训练场地蹲签名,接着去特许商店,扫码领消费券后愉快地买买买,拎着大包小包走进场地欣赏高水平赛事,最后在“好运集”运动市集吃吃逛逛,一天的行程充实而圆满。
除此之外,杭网还与上海大师赛、中国网球公开赛、宁波网球公开赛等国内顶级赛事“隔网”联动,通过联合营销、票务合作分销等方式,共同打造“中国赛季”品牌,让网球迷欣赏到更多、更精彩的网球赛事。
据统计,今年的杭网累计吸引现场观众3.3万人次,热门场次上座率超过86%;以赛事嘉年华“好运集”体育特色市集为载体,营造集品牌展示、美食体验、互动娱乐于一体的网球特色多元消费场景,聚力打造一场围绕赛事倾心打造的网球嘉年华,展位数与销售额均较去年实现翻番,让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墙内打磨”到“墙外吆喝”
两周岁的杭网期待成为“最好的那一个”
“小莲花”中央球场的灯光逐渐暗去,但关于杭网的故事才刚开始。从去年的成功举办,到今年的全面升级,杭网一直在努力完成从新生到成熟的跨越。
无论是球员邀请、赛事组织还是观赛体验等办赛组织方面,两周岁的杭网正向着更专业、更精细的方向迈进,这些“墙内打磨”的功夫还借助赛事组委会与微博、B站、小红书、抖音等多家主流新媒体平台达成的官方合作,补足了“墙外吆喝”的最后一块拼图。
今年,赛事组委会不仅在各大平台开设了赛事账号,更为其打造了不同类型的球迷互动活动。同时,邀请各个平台的知名UP主、博主现场观赛,为所有网球迷献上更为形象生动的赛事内容,借助他们的影响力对外传播杭州的城市魅力。
作为赛事运营方,杭州市体育集团通过杭州网球公开赛全方位的升级,积极从单一的“办赛事”,转为“造场景”和“建生态”,以赛事链接消费、链接产业、链接城市,构建“赛事联动、赛会流量、体育经济”三圈强链深度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此次赛事,不仅迎来了冠名商的赞助,相关赛事总赞助收入也同比增长55.95%。
当一场网球赛事的落幕成为下一段城市惊喜的序幕,当“小莲花”的开合之间承载更多超越体育的期待,这颗小小的网球,正助力杭州这座国际“赛”“会”之城,在国际体育版图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