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第一”背后的杭州民企力量

2025-09-16

作为石化“双雄”之一的荣盛控股实现炼油、新材料、化纤全产业链布局。企业供图

记者 敖煜华

9月15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连续第24次向社会发布“中国企业500强”榜单,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等杭州民营企业排名进入前100,彰显出杭州民营军团的强大阵容。

在日前发布的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杭州更是有38家企业上榜,连续23年位列全国城市第一,在数量上强势领先身后的苏州(25家)、北京(22家)。同时,杭州民企还斩下“2025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2025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上榜数量全国第一。

杭州民营经济“三料冠军”的背后,是什么在支撑企业梯队建设?

稳——稳定发展预期推动杭州民企军团梯队更完善

在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杭州民企军团展现出令人瞩目的“稳”。

这一稳定性首先体现在企业梯队的合理构建上。

杭州有着处于金字塔顶端的头部企业,这些企业是行业内当之无愧的链主、龙头。阿里巴巴、荣盛控股、吉利控股3家企业位列前10,数量与深圳齐平,并列全国第一,迈入“千亿俱乐部”的企业达11家。

例如,荣盛、恒逸这两家被称为石化双雄的企业,它们横跨炼油、新材料、石油化工全产业链。荣盛吸引沙特外资投入,恒逸在文莱运作中国民营企业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它们将全球资源配置到极致,它们就像一棵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将根系深深扎进全球市场的沃土。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所首席数字官俞翔感慨:“这些头部企业不仅是杭州的经济支柱,更是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力量。”

而位于金字塔腰部的杭企则展现出独特的活力与稳健性。恒逸集团、万向集团、蚂蚁集团、传化集团等11家企业位列前200,滨江房产、东南网架、新华三、农夫山泉等24家企业入围500强。

“这些腰部企业不像头部企业那样依靠大规模投资开路,而是更注重依托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来修炼内功。”俞翔说。在2025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授权发明专利统计中,大华、网易两家企业位居前列,它们以创新推动数字经济转型升级。服务业和制造业中的众多企业,如中通快递、正凯集团、胜达集团等,积极将人工智能应用于企业生产、研发、销售全流程,从而实现降本增效、提质升级。这种腰部企业的稳健发展,为杭州民营经济的中坚力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杭州民营企业发展稳很大程度得益于民营企业家的预期稳。”常年研究杭州民营企业的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杨轶清说。

杭州能够成为民营经济发展高地并非偶然,其背后是杭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赋能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成效。杭州“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营商环境品牌深入人心。2025年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民营经济强市和高能级开放强市。6月发布的8.0版营商环境改革清单,涵盖“做优企业服务”“做优产业服务”“做优人才服务”三部分,聚焦18个领域推出110条改革举措,在AI赋能、政策兑付、信用监管等多方面有创新举措,稳定了企业家的预期,让他们能够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发展。

这些都为杭州民营企业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韧——宛若地瓜藤蔓伸向全球产业布局

如果说稳定性是杭州民企的“根”,那么韧性就是那延伸四方的“藤蔓”。

这些藤蔓不仅牢牢抓住本土的土壤,更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汲取养分,编织出一张坚韧不拔的产业网络,这种广泛的延伸和强大的生命力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均有体现。

过去很长时间里,杭州的制造业结构被诟病偏“软”,过度依赖互联网行业,但民企500强榜单揭示出其制造业的强大底蕴。制造业企业占比近六成,包含荣盛、吉利、恒逸、万向、富冶5家千亿级制造业“航母”。以萧山区为例,萧山区在此次榜单中有12家企业入围民企500强,数量领先全省区县,且绝大多数是制造业企业。这里体现了杭州实体经济本底的“硬”,从“地瓜经济”的角度来看,如新晋榜单的万向三农集团来自萧山,它在远洋渔业、食品饮料、种子生产等领域多点布局,控股和参股了承德露露、万向德农、兔宝宝等上市公司,2024年营收达271.98亿元。其总部扎根浙江、扎根萧山,但大量生产实体、营收来源分布在萧山以外、浙江以外,这种总部在杭、开放布局的地瓜经济发展模式,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链接资源、发展壮大。

从杭州整体来看,荣盛、恒逸将石化产业链布局到宁波、舟山、大连,甚至海南、广西、内蒙古等地,在当地形成上下游产业集群。吉利在全国布局了30多个汽车工厂,传化在全国布局超70个物流公路港,农夫山泉在全国布局12个水源地。这些企业的布局为当地带去产值、税收、就业以及众多产业发展指标,是杭州为全国经济大局做出实实在在贡献的体现。

服务业同样体现出这种韧性。服务业占杭州GDP比重达70%,生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超六成。在“2025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榜单中,杭州以13家企业的数量绝对领先。“杭州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总部经济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相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尤为重要。”杨轶清说。

此外,新上榜的几张新面孔同样值得欣喜。纵观整份榜单,历久弥新的“常青树”不少:连续27年登榜的中南集团、连续22年登榜的西子联合……同时也有新面孔出现,例如零跑汽车、青云控股、万向三农等等。

零跑擅长“全域自研”,凭借这项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零跑不断冲刺业绩新高:上半年累计交付超22万台,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7月份单月交付更是突破5万台;1月至7月累计出口销量近2.5万台。面对未来,零跑创始人朱江明展现出工程师的谨慎,“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真正进入决赛阶段。未来3年将决定市场格局,销量对每个车企都至关重要。”他表示,零跑下半年将聚焦在产能能力、技术能力建设及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布局,并以此来推动全年“50万+”销量目标的实现。

青云控股从传统纺织起步,逐步拓展至特种化纤、化工新材料、金属板材等多元领域。截至2024年,氨纶年产能达4万吨,已是国内氨纶材料主要产销企业之一。面对这一成绩,青云负责人的态度是“未来仍有进步空间”。当前他们正致力于打造“智造+商贸+金融”一体化综合型总部,下一步还计划对境外生产基地的设立进行可行性研究与国际市场布局的审慎评估,以迈出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步伐。

记者观察

企业永远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科技变革日新月异,产业更迭从未停歇。对一座城市而言,企业永远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今年7月的第三届链博会上,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提到:“杭州是中国的硅谷。”这样的形容背后折射出的是杭州开放、包容的创新力带来产业发展底层逻辑的转变。

从杭州民营企业在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等3份榜单的表现中,我们可以看到杭州民营企业的坚守与创新,从中体现出来的“稳”还是“韧”的特质为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从“稳”的角度看,合理的金字塔式企业生态是关键。杭州的头部企业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在行业内树立标杆,吸引资源、技术和人才的汇聚,而腰部企业通过创新在各自的细分领域不断深耕,与头部企业形成互补,共同构建起稳定而有活力的企业群体。从“韧”的方面来说,杭州民营企业的地瓜式产业布局展现了强大的适应性和扩展性,体现出杭州民营企业的战略眼光和全局意识,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杭州企业积极向外拓展,形成总部与分支、本地与外地的良性互动,通过产业的广泛布局提升整体的经济韧性。

总的来看,杭州民营企业的故事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它们既有扎实的产业基础,也有突破性的创新探索;既展现了企业家的个人精神,也体现了制度环境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