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教育发展史掀开崭新一页

杭州职业技术大学揭牌成立

加快建设国内领先的职业本科大学 为中国职教现代化贡献杭州方案

2025-09-16

杭职大新安江校区(设计效果图)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学生在自研的车路云一体化沙盘上进行车路协同自动驾驶仿真测试。

每年在校内举行的多场校园招聘会,为杭州市留下更多技术技能人才。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学生正在用AI+3D技术进行女装数字样板制作。

记者 王泽英 通讯员 张杰 周曦

历史会记住这一天。

9月15日,杭州职业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杭职大”)揭牌成立。杭州教育发展史正式掀开崭新一页。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杭州人民终于有了自己的职业本科高校。

建校23年、办学65载,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到杭州职业技术大学,这所学校为何能一次次吸引全国的目光?为何能成为引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样本?

何以杭职大?

【一直以来,杭职大都站在引领职业教育改革的潮头。他们以“融惟职道 善举业德”校训为引领,通过一系列创新探索,在高速高质发展之路上保持先发优势,蹚出了一条引领全国的“杭职路径”。第一所市属职业本科大学的成立,将为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能级跃升增添强劲动能。】

在德技并修的“工匠之师”引领下

数万毕业生扎根杭州、技能报国

“过去十年,是中国职业本科教育的‘黄金十年’。”在杭职大党委书记陈文岳看来,“同样也是学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跨越的‘黄金十年’。”对学校发展中的每座里程碑,他如数家珍——

2014年、2018年、2022年,连续三届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5年,以优秀等级通过验收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2019年,入选第一批国家“双高”院校,2025年以优秀等级通过终期验收;

2023、2024年,连续获评省市年度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单位……

这一枚枚“勋章”的背后,是杭职大数十年如一日的苦练“内功”。其中,下功夫最深的是人才发展。

在杭职大,一支名师领航、德技并修的“工匠之师”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学校引培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技术能手等“国字号”人才和省部级人才50余人次,引进高层次人才及青年博士150余人,培育了专业群领军人才、专业带头人和后备领军人才40余名。

尤其在拔尖人才的“引、育、用”上,学校不遗余力。杭职大杨爱喜技能大师工作室是浙江省首批职业院校技能大师工作室。杨爱喜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正高级工程师,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他组建了跨学院跨专业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室充分利用学科交叉“催化剂”,把课题立在产业需求,把成果用在生产一线,在扎实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同时,带出了荣获国赛、省赛金奖的科研、教学、竞赛团队。

在这支“工匠之师”传道授业下,数万名技术技能人才从学校毕业走向社会,为杭州的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毛玉刚,现为吉林化纤集团土建工程师,深耕行业三十年,以工匠精神铸就职业标杆;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金莹,2007年入职阿里巴巴,从基层服务人员晋升至风险治理专家,主导平台风险防控体系搭建,平衡安全与用户体验,守护电商生态健康发展;园林专业的李正平,浙江三只懒蚂蚁农业公司总经理,带领企业年营业额破亿元,为学弟学妹提供实习就业岗位,赋能“园艺新农人”培养,引领园艺产品直播与新零售浪潮,助力乡村振兴……

统计显示,近五年来,学校毕业生年度留杭就业率均超过60%,位列全省高校前列。毕业生们从杭职大出发,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青年创业、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各条战线上,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努力工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默默付出,守出稳稳的幸福感。

从校企共同体到市域产教联合体

“杭职模式”开创先河、引领全国

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和活力在于校企合作。如何走出一条与时俱进的校企合作道路,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从“两张皮”变为“一盘棋”?

浙江合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是杭州医药港小镇内的一家企业,企业在生产中一直受到催化剂价格昂贵、重金属残留高等问题的困扰。一场“揭榜挂帅”让公司迎来了转机——通过市域产教联合体“博士入企”产业赋能行动,公司在钱塘博士服务驿站发布需求,与前来揭榜的杭职大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教师、博士于文博实现精准对接。于文博利用团队在药物合成上的技术优势,开发了新型催化剂,同时指导企业对原有产线进行改建升级,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博士入企”是杭职大创新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缩影之一。2023年10月,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钱塘科学城)产教联合体成立,并作为全省唯一案例入选首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杭职大作为牵头高校,汇聚18个政府部门、6所高职、5所中职、5所本科院校,吸纳15家科研平台,并遴选产业链上下游45家企业进行深度参与,蹚出一条联系紧密、合作灵活、特色鲜明的产教联合体“杭职路径”。

校企合作的“触角”还在快速延伸,合作“搭子”已不断升级至头部企业:与华为共建华为云计算学院,吸引了杭州培训认证中心、技术成果转化中心等机构入驻学校;与安恒信息共建杭州数智工程师学院,培养了大批信息安全领域人才,在国家重大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共同体模式不断深化和创新,学校校企共同体的“金字招牌”被不断擦亮,形成了引领全国校企合作的“杭职样本”——

近五年来,学校高层次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实现量级增长。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87项;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打响科技成果“杭职拍”品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00余项、成交5200余万元。服务中小微企业1500余家,完成技改700余项,科研和技术服务收入超1亿元、技术服务转化企业收益超4亿元。

“一路走来,杭职大以主动求变的魄力,不断探索形成多元发展、多跨协同、融合创新的校企合作模式。”在杭职大校长黄兆信眼里,“升本”对学校来说是一个“二次创业”的过程,在新的发展阶段杭职大将以干事创业的精神,积极打造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样板间”,赋能新质生产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回答好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时代命题。

杭职大何为?

【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升级、赋能区域发展的使命。“升本”对杭职大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个新的命题摆在面前:职业本科的未来是一幅怎样的图景?杭职大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让更多“工匠青苗”长成“参天大树”?】

重点发力人工智能等四大方向

努力成为城市发展的新质力量

9月12日,杭职大迎来了第一批职业本科学生。这些新生就读于电梯工程技术、服装工程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现代精细化工技术、电子商务6个本科专业。

“首批6个本科专业既是学校优势专业,也是杭职大服务杭州重点产业发展的典型代表。”学校教务处负责人举例说,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将助力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智能控制技术专业将依托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智能控制技术专业人才。

在黄兆信看来,职业本科大学以职业为导向,“作为大学的立校之本、发展之基,专业建设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杭职大将深化产教城融合,推进专业建设与城市发展‘双向奔赴’,以产定教,与产共融,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杭州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努力成为城市发展的新质力量。”

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药、智能制造等,将是杭职大下一步重点发力的方向。记者了解到,杭职大将深度对接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杭州市“五大产业生态圈”建设,优化专业群体系,做到专业设置与区域重点产业匹配;联合地方政府、市直部门、龙头企业,多方共建杭州低空经济学院,聚焦无人机、通航服务、低空智能设备、空域管理等方向,打造低空经济教育培训、科技研发、产教融合的典范,形成可复制的低空产教融合“杭州模式”,辐射长三角。

在此进程中,学校还要回答好“数智时代,职教何为”的新发展命题,这也是职业教育面临的共同命题。今年初,杭职大与海康威视、安恒、网易、中国移动、新华三等人工智能行业头部企业签约共建人工智能学院,校企双方将从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学生就业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全过程协同配合培养一批适应杭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学校联合浙江大学、西子电梯、凌迪科技等单位,以国家“双高”专业群——电梯、服装为突破口,共建“数实融合”的教育教学和实训空间。

“数字化只是手段,让‘学生学得高效,老师教得便捷’才是目的。”面向未来,陈文岳说,学校将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有效路径,将产教融合、数字赋能、人才培养和内部治理融入教育教学过程,培养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

在“一校两地”新格局下

瞄准建成高水平职业本科大学

地处杭州西部的新安江畔,也承载了无数人的期望与梦想,明年9月,建德市将迎来第一所大学——杭职大新安江校区将正式投入使用。

据介绍,杭职大新安江校区按照“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水平职业本科大学建设目标,以复制、转移、拓展等方式围绕杭州主导产业需求,建设6-7个现代产业学院,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养劳动者。建成后,杭职大新安江校区与钱塘校区将形成“一校两地、一江相连、东西呼应”的办学格局。在“一校两地”的新格局下,学校朝着“省内顶尖、国内领先、国际知名职业技术大学”迈进的脚步将更加坚实。

升格为职业本科大学的消息,让杭职大老师们信心倍增,他们也已早早行动。“职业本科并不是普通本科的复制版,也不是专科教育的加强版。”在杭职大服装设计专业教师邢旭佳看来,职业本科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上要高于专科,在技术能力上要高于普通本科。沿着这样的目标,像邢旭佳一样,杭职大的很多老师在刚过去的这个暑假已经有计划地开始实地探访重点产业链企业。

“一流城市呼唤一所与城市地位相匹配的职业本科院校。作为杭州职教的领头雁,杭州职业技术大学为杭州高等教育版图增添了重要一极。”杭州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杭州一直扎实推进“三名工程”建设、推动教科人一体化发展,“杭州城市发展新方位,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为新时期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自建校以来,杭职大这所学校早已深深扎根和融入杭州这座城市发展的血脉。”陈文岳表示,学校将继续坚定职业教育类型属性,锚定“产业需求精准化、教育资源实战化、能力培养复合化”三大核心,努力成为全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高地、全省“扩中提低”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基地、全市技能共富和乡村振兴服务的重要阵地,以及超大城市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者和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