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压天然气管线无人机巡检

杭州绿色能源之旅

滨江绿色交通综合能源站

“三社联动、安心安居”志愿者服务

下姜村绿色能源站

激光巡检车
通讯员 潘长勇 记者 毛雨佳 文
杭州市燃气集团供图
天然气是优质高效、绿色清洁的低碳能源。2004年,天然气进杭,杭州能源供应实现“质”的变革。20多年来,杭州市能源集团下属杭州市燃气集团(以下简称“燃气集团”)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燃气服务均等化、科技赋能提质、能源文化传播,有力保障了杭州高质量发展的用能需求,为美丽杭州建设交出一份“绿色”答卷。
从“天然气”到“综合能源” 能源结构“向绿而行”
杭州是生态文明之都,也是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在天然气入杭前,百姓日常生活用的是人工管道煤气和瓶装液化气,工业生产的燃料主要是煤炭,这种用能方式存在着环境污染、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2003年6月,杭州开启大规模天然气利用工程建设。2004年,杭州接纳“西气东输”天然气,当年发展天然气用户15.54万户。伴随着杭州绿色转型之路,天然气利用工程建设“披荆斩棘”,天然气的应用普及也一路“高歌猛进”。2009年8月,随着当时杭州八城区中最后一个通气的城区——滨江区正式接入天然气,杭州全面迈入天然气时代。2010年,主城区供热方式调整,原杭州热电厂、市热力公司的185家集中供热用户实现“以气代煤”。
2023年12月,杭州市天然气利用工程成环成网最后一段“S7、S8所前门站至江东门站35公里管线建设”全线投运,“多点接气,环状供气”格局全面实现。这张300公里的高压网,往北通往临平,往西南到达建德杨村桥,源源不断地为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品质提升注入“能”动力。
主城区气化率超过95%,居全国领先水平;目前,燃气集团服务天然气用户数超190万户,年供气量超20亿立方米,累计供应天然气达190.9亿立方米,实现二氧化碳减排2813万吨。
天然气在杭城的应用普及,早已从百姓的“灶头”延伸到更多领域,推动各行各业能源优化升级。
2011年开始,燃气集团主导开展主城区车用天然气业务,通过“以气代油”推动实现环保性和经济性的“双赢”。鼎盛时期,杭州拥有LNG(液化天然气)公交车1531辆、CNG(压缩天然气)出租车约5000辆。2023年,建成杭城首座汽车加氢站,日加氢能力500公斤。从加注“CNG+LNG”,到发展“LNG+充电桩+氢能”综合能源,“绿色交通”已成为推动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
助力杭州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燃气集团推出非居民用户(工商用户)燃气工程代建“一站式服务”,打造燃气报装“102”标准,推出餐饮用户“瓶改管”优惠政策,让更多用户通气更便捷、更满意,推动服务业用能更绿色、更安全。
创新推出“南方分户式供暖”模式,杭城已有22万户家庭享受到天然气采暖“定制式”服务。相比电采暖,天然气采暖更经济、更舒适。燃气集团自有企业品牌“杭燃优家”已形成包括智慧厨房、家庭供暖、燃气设备、燃气配件等在内的综合产品体系,实行从踏勘、设计、安装、点火、售后的“一站式”家居服务,凭借“价格亲民、安全舒适、服务周到”受到杭城百姓的欢迎。
围绕“双碳”目标,燃气集团在打造天然气全产业链体系的同时,加快综合能源布局:进入光伏发电与充电桩产业,推动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建成亚洲最大机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萧山国际机场8兆瓦装机),天然气综合利用效率可提升至90%以上;拓展深化天然气应用领域,探索绿氢制取,二氧化碳捕集、回收、利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等技术,前瞻性布局能源产品。
从“城镇化”到“乡村振兴” 能源服务“均等普惠”
2019年9月27日,下姜村成为淳安县第一个通天然气的自然村。从“木炭土窑”到“绿色沼气”,再到“瓶装液化气”,这是村里的第三次能源转型升级。77岁的姜小球大伯是下姜村第一家通气点火的村民,他高兴地说:“跟以前用的煤气瓶相比,管道天然气更方便、更安全,价格也更优惠。”这也是燃气集团推动“燃气下乡”助力乡村振兴、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鲜活样本。
2010年开始,燃气集团积极响应“八八战略”,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杭州主城区实现天然气全覆盖的基础上,实施“燃气西进”战略,推动高压燃气管网向杭州市域西部延伸。2012年,富阳实现高压管输天然气通气;2013年,临安区开始供应高压管道天然气;2015年,富阳站—桐庐站50公里高压管线一次性贯通,实现向桐庐供气;2018年8月,高压管输天然气到达建德境内。
随着高压管网翻山越岭、一路西进,燃气集团陆续在桐庐、建德、临安、淳安成立城市燃气供应企业,完成城市燃气在市域范围内的战略布局。
在“中国最美县城”桐庐县,桐庐杭燃公司创新推出“政府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村社担一点”的“三个一点”政策,形成天然气进村入户的“桐庐模式”。多年来,“生物质”一直是部分乡镇的主要工业燃料。2025年,为推动生态环境治理、提升企业用能安全,桐庐杭燃公司以工业大镇——横村镇为突破口,摸排企业150余家,打响桐庐县“生物质改气”攻坚战。
临安区是中国绿水青山典范城市、浙江省第一批低碳综合类试点城市,其发展离不开绿色能源的供应保障。2021年,临安区完成天然气“一体化”改革,并全面实施“村镇通”天然气利用工程。2024年,杭州临安燃气公司在西部4个区、县(市)城燃企业中,率先实现用户超过10万户、年供气量超过1亿立方米。
在“工业强市”建德市,原建德杭燃公司以李家镇、大同镇等工业重镇为突破口,积极推动煤改气、生物质改气,将“绿色基因”注入工业发展之中,争当能源清洁化转型的“排头兵”。
在地区偏远、高压管网未到达的地方,燃气集团创新“绿色能源站+微管网”的供气模式,让百姓提前用上天然气。比如淳安县建有13个绿色能源站、500多公里中低压管网,LNG气化后通过管网输送给用户,与主城区“同城同服务”,实现能源转型与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的深度融合。
如今,燃气公共服务已普惠至杭州西部4区、县(市),31.6万户居民用上了管道天然气,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但市域西部的天然气普及率与主城区还存在较大差距,“十五五”期间,这条绿色“供能”之路将持续进行。
从“劳动密集”到“科技赋能” 能源发展“向智而进”
2025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了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重点方向。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传统城市燃气企业走向现代化、智慧化的关键。
城市燃气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以往主要依靠人工进行管线巡检、抄表安检、统计分析等。1993年,燃气集团构建用户管理系统,开始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2009年,在全国城市燃气企业中率先开始数字化建设,打造了全国燃气行业第一个数字驾驶舱平台——杭燃数字平台,实现“一网统管”,为安全运行、优质服务、经营管理提供了“数字”支撑。
2024年开始,围绕“提高监管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目标,借力杭州城市大脑建设,燃气集团集成现有系统功能和数据基础,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无人机飞检、高精车巡检、视频AI辨识、压力降预警、阀门井监测”五大场景,构建“空中+地面+地下”多维度、立体式的燃气管网感知系统,打造“快速感知+快速响应+快速处置”燃气管网安全治理体系。该系统在2025年3月31日杭州城市大脑推进会上,作为经典案例亮相。
借助这套系统,全域244公里高压天然气管线(禁飞区除外)实现无人机巡检测漏全覆盖;中压天然气管网车巡的检测精度提升了1000倍;重要工地AI视频布防,接入政务视频;重要区域和场所的阀门井安装泄漏监测设备。如果说以上操作实现了燃气事故“事前预防”,那么“压力降预警”系统则可以在中压管网被第三方施工破坏后的2分钟左右发出预警,比接到用户报警时间快10分钟。
在用户家中,原有的入户抄表也已被智能燃气表替代。除了能精准传输用气数据,智能燃气表还具有用气异常提醒功能。今年10月即将正式上市的智慧厨房,借助物联网技术,将燃气表、报警器、中控屏、安全灯等设备互联互通,构建“精准检测+智能分析”的综合系统,能主动识别、预警、处置安全风险,为百姓日常用气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2025年,燃气集团开始启动人工智能建设计划,一期项目主要围绕核心业务与管理链条的智能化升级需求,聚焦气源优化、管网维护、用户服务、决策辅助等关键领域,实施人工智能技术体系的深度集成与应用,大幅提升燃气集团的管理效率、运营效率、服务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燃气集团还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推广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天然气北门站完成“天然气压力能回收发电技术研究”,即通过回收高压天然气调压过程中的压力能进行发电,目前累计发电量17874千瓦时,对提高天然气管道运营效率、节约能源具有示范意义。此外,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展“基于LNG冷能利用的低能耗氢液化技术研究”,通过梯级蓄冷解决LNG冷能波动性问题,稳定高效回收LNG冷能用于氢液化流程中的氢气预冷,大幅降低氢气液化能耗和成本。
从“推动者”到“共享者” 能源文化“春风化雨”
“能不能用火是人与兽的分别、如何用火是美与丑的分别、用什么火是先进与落后的分别。”杭燃集团绿色义工尚佐文对能源与文化做过这样的解读。城市燃气企业的使命不仅仅是能源的“保供稳价”,还要当好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者。
燃气集团坚持“走出去、请进来”,让广大用户能直观深入地了解燃气、理解燃气,进而支持燃气。
如每年组织燃气安全课堂走进社区、学校、企业,不断拓宽安全教育覆盖面;开展“三社联动·安心安居”燃气安全志愿者城市品牌活动,把安全用气知识、绿色能源文化“送到家”。
2017年,燃气集团推出全国首条“杭州绿色能源之旅”,从“站、线、管、网、户、人”全方位视角展示城市天然气供给的“全貌”,现有13条燃气特色经典旅游线路、22个绿色能源体验点。同时,开设杭州绿色能源体验中心,向公众展示一部讲述绿色能源前世今生的“百科全书”。该体验中心开馆后即成为社会各界学习交流平台、燃气家庭生活的展示厅,小学生第二课堂的体验点,每年接待中外参观人员超1万人次,充分发挥了文化的示范引领、普及推广、宣传教育作用,有效推动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荣获“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连续5年上榜杭州“最具品质体验点”。
燃气集团通过一系列举措,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化为能源更绿色、服务更普惠、技术更前沿、理念更先进的实践成果,为杭州及全国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持续贡献“燃气力量”。未来,燃气集团将以“高水平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用能需求、高质量发展城市燃气产业”为企业使命,以“打造国内一流的创新型智慧燃气服务商”为企业愿景,持续以能源绿色转型助力城市绿色发展,打造与杭州城市能级相匹配的能源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