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程海波 淳安微融圈 邵帅 钱希冉
我是一只海南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濒危物种,一个用翅膀丈量绿水青山的“夜隐者”。我的形体与鹭相似,嘴长、颈长、脚长,披着一身暗褐色飞羽,在月光下会泛出神秘的绿色金属光泽。因为昼伏夜出、行踪莫测,而被列入“世界最神秘的鸟类”的行列。
我最初是在海南五指山的热带雨林中被发现的,1899年被科学家命名。现在,人类知道我在国外的越南、印度和柬埔寨等国家有分布,在中国的贵州、湖南、江西等省份有过历史分布记录或者近期记录,但数量都很少。现在我的族群最多的地方是在浙江淳安。每年春天,我和伙伴们乘风北上,翼下掠过一片群岛交织的“仙境”——千岛湖,在这里找到了适宜的栖身之所。2004年,我们在千岛湖的行踪首次被人们发现,之后这些年,科研人员用红外相机记录我们的生活,并始终保持着礼貌的距离。
作为鸟类中特殊的一员,我们对水质和环境要求特别高,人们说我们是“环境好坏的指示性物种”,如果生活区域内的水质和环境遭到破坏,就会马上“迁居”。每年的3月至7月,我们会从越冬的地方陆续飞临千岛湖,在这里寻觅配偶、搭建爱巢、孵蛋育雏。千岛湖如今是我们族群全球最大的繁殖栖息地。
当然,我们在选择新家园时,同样充满了智慧。我以“夜行者”的谨慎巡察数月:这里的1078座岛屿如同天然屏风,湖岸线曲折如迷宫,还有岛上茂密的树林,恰好可以藏匿我晨昏往返的行迹。最让我心动并最终决定在此安家的,是这里的人们。他们呵护着这一湖秀水,更对自然怀有深刻的敬畏。还记得那个清新的早晨,我的“独子”刚刚破壳,脆弱得如同露珠,巡岛的护林员恰巧经过,他轻手轻脚绕过我们一家,生怕惊扰到我们刚刚出生的“独子”。那一刻我清晰地领悟到,这片土地为什么会成为越来越多濒危物种的“方舟”。
吸引我们的还有千岛湖的馈赠。清冽湖水孕育的肥硕鱼类,溪流湿地带给我们的蛙和昆虫等,都是我们的最爱。
夜幕时分,我的同族们从各个小岛振翅而起,在如镜的湖面上投下流动的暗影。这场盛大的夜之舞会,千岛湖就是它永不谢幕的舞台。我们将继续作为这片净土的“夜行者”,与善良的人们一起,共同守护这个写在水波之上的、关于生命与自然和谐的美丽寓言。
【守护者说】
海南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世界30种最为濒危的水鸟之一。淳安县千岛湖自2004年发现有海南鳽繁殖以来,之后每年均有繁殖记录。为探明海南鳽在淳安千岛湖的种群数量和分布状况,在浙江省林业局浙江省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保护行动工程的支持资助下,“海南鳽种群动态、保护遗传学及适应性进化研究与保护”项目自2017年在淳安开展。
“通过种群调查和动态监测、繁殖生物学及其活动规律研究、致危因素调查与防护和保护宣传等保护措施,明确了海南鳽在千岛湖的主要分布区域、掌握了海南鳽在千岛湖的种群情况、了解了海南鳽一定的迁徙规律和居留习性。”淳安县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站长余宇婷说,多年的保护工作,使千岛湖的海南鳽种群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繁殖,目前千岛湖已成为全球海南鳽种群最大、最重要的繁殖栖息地,且近年来的种群数量处于稳定的递增态势。图片由淳安县林业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