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梦妍 通讯员 姜亚彤)“这里计划打造成产品展示区,设计上可以体现常绿竹元素,那边可以打造成交流教学空间。”在富阳区常绿镇“章妈妈”共富小院里,项目主理人袁媛,正和设计师热烈地讨论着改造思路,言语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今年,富阳区积极探索产业片区党建联建机制,以上官乡球拍产业为核心支点,沿中樟线联结常绿镇、龙门镇、环山乡等重要节点,着力建设“一路合拍”球拍产业示范带,全面带动沿线村民增收致富,做出了小球拍的大生意,也将全区“共富工坊提质扩面”专项行动的政策东风吹向了千家万户。
位于常绿镇的“章妈妈”共富小院,就是这条共富产业带上跨区联动的重要一环。袁媛说,小院抓住球拍产业示范带建设契机,正在原共富工坊项目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提升,未来将建成集球拍加工、展示、销售、教学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空间,并融合常绿镇特色元素。预计重新投入使用后,将带动周边约300人就业,为当地劳动力致富增收开辟新路径。
回望“章妈妈”的来路,这类共富工坊的成功,向来离不开党建联建工作机制的有力支撑。从2003年建设初期的来料加工小工坊,发展到如今业务遍布全镇8个行政村、年发放加工费累计超500万元的区域代表性项目,党建引领下工坊间的资源共享、渠道互通等精准匹配服务十分关键。
比如近年来,在常绿镇党委的指导下,工坊不仅成功联动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佳绣针织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引入高校智力资源,积极申请专利,拓宽订单渠道。还全方位发展,构建了由“游坊、巧坊、味坊、匠坊”等组成的工坊矩阵,成功建立起“旅游公司+业态商家+行政村”的高效联动机制,年均接待游客超6万人次,实现研学旅游增收600万元,带动山乡特产“共富礼包”销售超50万元,有力促进了餐饮、住宿等周边产业蓬勃发展,激活了区域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也为乡村经济注入了强劲活力。
下一步,富阳区将持续坚持党建引领,辐射带动全域各类工坊迭代升级,加快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市场化品牌化运营,推动就业扩容增岗、工坊增收提效、三产有机融合,加快打造形成一批“规范程度高、辐射面广、带富力度大”的工坊示范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