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怡雪在进行作品路演。

大赛现场。
记者 沈晓颜 通讯员 沈姝虹
日前,第19届中国好创意——老字号·新国潮创新设计专项大赛决赛在湖州德清举行,来自国内外85所高校的263名青年设计师齐聚一堂。这是大赛第三次与这座城市深度相拥。
从长三角老字号合作到品牌集聚区落地,从全国高校创新设计大赛到各路文创人才纷至沓来,这几年,浙北小城德清用一场文创领域的大赛,探索出以赛事聚资源、以创新促转型的发展实践,为青年才俊提供了施展抱负的广阔舞台。
以赛聚智共筑“青年入乡”热土
本届大赛新增德清莫干山为比赛主题之一,与美加净牙膏、三枪、黄浦文旅、豫园&老城隍庙梨膏一同向青年设计师发出邀请,共收到来自全国422所高校和2所海外高校的3492件作品,最终评选出三等奖90个、二等奖60个、一等奖27个。颁奖典礼现场,各类品牌决赛一等奖作品进行路演发布,老字号企业与新锐设计师签约,展现出老字号品牌与新青年创意的精彩碰撞。
“今年是我们第二次来莫干山采风,我们与山中青年交流创业案例,感受绿水青山与产业相融的魅力,增添了很多大赛的设计创意。”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和传媒学院大二学生周怡雪说,她和同学创作的《莫干千径 寻心自然》作品获得了此次大赛的一等奖,她个人也作为新锐设计师与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进行了签约。“以后还会再来德清多多走访,对日后的携手合作充满期待。”
德清自2019年启动长三角老字号品牌合作计划以来,已成功打造首个长三角老字号品牌产业集聚区,促成43个合作项目落地。在此基础上,德清县经合中心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积极引进高校资源,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高校有大量年轻且富有创意的学生,企业方有业界领先的设备,我们正谋划共创一些非商业的文化传播、科幻科普的内容。”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和传媒学院传媒系主任蒋正清说。该学院正与德清的长三角数字文娱科创基地探索全面合作。
“青春语态”助力产业焕新发展
让百年品牌重焕生机,培育创新人才,促进产教融合,正是老字号・新国潮创新设计大赛的初心所在。
在上一届赛事中,德清本土企业欧诗漫作为重要参与方,以“欧诗漫品牌创意礼盒”为命题,共征集到有效作品410件,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共20件,优秀奖13件。其中,“坠兔收光”欧诗漫金秋限定礼与“神珠纳福”两件作品,凭借其独特创意与文化内涵摘得一等奖。
“‘神珠纳福’的设计方案,深度挖掘并创新演绎了传统珍珠文化精髓,其设计元素正被应用于欧诗漫珍珠博物院文创礼盒的设计筹备中,加速转化为具有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欧诗漫设计总监徐晶说。
“这样的比赛为欧诗漫这一老字号品牌提供了展示舞台,有效触达并影响了年轻消费群体。”欧诗漫总裁杨安全告诉记者,“大学生们充满活力的创意设计,不仅带来了视觉冲击,更为欧诗漫未来的产品创新与品牌营销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启发和借鉴。”
以赛事为纽带,莫干山脚下的长三角(德清)老字号品牌产业集聚区持续扩容。除了老凤祥、大白兔、英雄集团、红双喜集团等首批入驻的老字号品牌外,经过这几年大赛的举办和德清县经合中心的牵线搭桥,还新引进了美加净、红双喜、上海制皂等12个长三角地区老字号品牌,持续助力老字号品牌集聚发展,推动更多项目在德清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迭代打法“圈粉”青创人才
将全国高校的创意人才汇聚德清,背后是这座城市对“青创新城”“产业强县”等战略的深远布局。
颁奖典礼现场,德清县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青创新城”推介,从政策扶持到平台搭建,从服务优化到生态培育,以全链条体系为青创人才保驾护航。目前,德清已建成3家市级标杆青创空间,全域运营17家青创平台,构建起“五大青创社群”,打造10个青年入乡标志性点位和2条青年入乡示范带,共招引科创、数创、商创、文创、乡创、云创六大领域项目近800个,吸引3000余名青创人才在德清扎根。
当天,老字号创新设计工作室、科普方舟赋能乡村教育工坊、古籍数字化研究工作室、东篱下教育工坊、归元造物工作坊5个特色青创项目集中签约,正式入驻环莫干山国际乡村、环地信城国际乡村、环浙工大创新创业、环源文化田园文创、环大运河新业态五大青创社群,为长三角青年创业生态注入多元活力。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向全国创意人才发布青年资源空间招募令。
德清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剑峰表示,接下来,德清将聚焦“赛事之城、会展之城、潮玩之城、青创之城”建设,依托大莫干、下渚湖、国际地信城、新市古镇、江南之源等,全力推动“农文旅体商贸展”融合发展,打造国际化青创社群,重点策划运营一批“爆款”产品,进一步引流量、聚人气、扩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