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巢艺术公园
记者 项辉 邵双平 方亮 何文静
通讯员 蔡卡特 李展 来燕妮
坐在原萧山火车西站月台改建的咖啡馆内,感受历史与时尚的交融,眼前建于1931年的浙江首条省营铁路浙赣线上,每天仍有10余班列车经过。尽管这座百年老站早已湮没在城市化的浪潮中,但这里独特的“人文地理”仍然让人触摸到它曾经的川流不息。浙东运河、浙赣线铁路和1925年建造的浙江省第一条公路萧杭路,它们从南到北依次排列,传奇般地“重叠”在这一片区,犹如“三弦”,弹奏出城市更新的新乐章。
2020年10月21日,在市民及相关部门的关注和呼吁下,杭州正式将大运河杭州萧山火车西站区域批复为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2023年初,该街区保护规划获杭州市政府批复,成为杭州首个交通枢纽工业遗存类文化街区。前不久,该街区与成都春熙路、西安长安十二时辰等同时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2025城市旅游休闲集聚区创新十佳案例”,为浙江唯一入选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东运河文化园,详细了解运河千年史话,又勉励大家“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交通变化,当年最核心的区域慢慢冷落。但当进入城市更新时,曾经被遗忘的区块又因为激活了文化的内核,开始熠熠生辉。从大运河杭州萧山火车西站段历史文化街区出发,萧山正以“文化+民生”之弦,弹奏起浙东运河的“三重奏”。
一重奏
让运河成为最大的底色
走进大运河杭州萧山火车西站段历史文化街区·东巢艺术公园,30多栋红砖仓库如同一个个开启的文化“宝盒”,“90后”资深家具人王建平以13个月的“慢活”,用“新生代的红砖”设计打造了IN物仓家居艺术馆,致敬从历史中走出来的“老红砖房”。入口造型是一个模仿粮食袋的束口,巧妙融合运河文化与老粮仓历史,空间动线则模拟浙东运河的蜿蜒曲折,让访问在“一步一景”中探索。
“这些老房子非常有年代感,气场独特,与我们打造长期主义家居艺术馆的理念完全契合。”王建平说,IN物仓采用“策展式零售”运营模式,通过举办画展、雕塑展、品香道、读书会等活动,将客户转化为朋友,形成独特的“朋友圈”。
这份长期主义的“慢”坚守,与东巢艺术公园董事长丁波的理念如出一辙。2021年,作为大运河杭州萧山火车西站段历史文化街区的蝶变“原点”,东巢正式开园。“‘东’代表浙东运河,‘巢’寓意筑巢引凤。”丁波解释说,在他看来,筑“巢”的基底,就是对文化属性的坚守。
东巢刚开园的时候,举办的民谣音乐会、围炉音乐会等活动常常门可罗雀。如何找准东巢的调性?当他站在运河边的农资桥上,绝美的“官河落日”给了他灵感,“官河市集·落日夜市”应运而生,更让运河成为东巢最大的底色。以此为“场景链接”,东巢一年要举办200余场活动,带来近200万人次的客流,仅杭州宠物文化节就集聚了5万人次,这里成了萧山人心中的“夜CBD”。丁波笑言,东巢办活动的压力堪比杭州奥体“大莲花”。如今,东巢运营团队80%的员工都在做内容策划运营,已从租售企业成功转型为文化企业。
(下转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