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平凡动人心

2025-07-14

郑莉娜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角,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主角。今天我们关注两位主角。

年近花甲的“工地大叔”刘诗利红了。来自河南省濮阳县农村的他,忙时在家务农,闲时到北京打零工,日子过得虽“紧”,但却没有放下阅读。7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刘诗利文章《读书,把自己弄得好一点》。他在文中说,读书就是“把自己弄得好一点”,读书提高了水平,才能把事情做好;读书不光能获取信息,还能休息放松、让人心情好。

“坟头上的草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就像我的念想一样,一年年总也断不了。”短视频平台一博主发起了一场别出心裁的创意写作活动,邀请大爷们来写高考作文。一位在工地工作的60岁大爷,抽到的题目是《我的母亲》。就是这样一篇不事雕琢,不加伪饰的作文,打动了万千网友。

每一个互联网爆款的出现,必然是触发了人们的共情机制。这两个平凡的故事背后,重叠了无数平凡人的身影,也唤起心灵的正能量。

生命的光彩不会被任何一种标准所定义,最平凡的人生也能熠熠发光。刘诗利在工地干活,面对日晒雨淋,他仍能保持读书的习惯,爱看书。“读书,把自己弄得好一点”无关其他功利,只为追求内心精神世界。“人,诗意地栖居”,想必不少人都对这句哲言很熟悉。真正的诗意,不只是闲情逸致,相反,是身在井隅,心向星光,纵使困顿,也不忘内心的纯洁高贵,不让眼前的苟且捆绑住视野。

不张扬的生命也很有力量。“我在城里干了大半辈子苦力,扛水泥、扎钢筋、爬脚手架,身上肩上全都是老茧,累是真累,可想想母亲当年端那口大铁锅的劲儿,想想她冻得发抖还咬牙撑到天亮的样子,我这力气就又上来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朴实而坚韧的生活态度,面对困难展示出的勇气和智慧,这才是直击人心的力量。

时间流转、生活变故,岁月在我们每个平凡人身上,留下或多或少的伤痛,但我们能用坚韧去化解生命的刺痛,我们能以乐观去面对人生的起落,我们能不沦于庸常的生活,不畏于负重的前行,让平凡的生活也闪闪发光。

当平凡的日常碎片凝练成言,当鲜活的人生篇章糅合成句,我们再回首时,会发现真实的经历,奋斗过的足迹,是生命最丰厚的滋养,正如轻舟已过万重山。

祝福两位主角,也祝福每一个勇敢追求精神充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