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邱丹晨 通讯员 袁伟江 叶子
7月8日,以“融杭兴虞 智绘未来”为主题的2025上虞发展大会暨融入长三角“杭州·上虞周”活动主旨大会在杭州举行。绍兴上虞区委书记鲁霞光表示,“在融入杭州都市圈的舞台上,上虞要当先锋,争‘C位’。”
上虞区位于杭州湾南岸,地处杭州、宁波两大副省级城市之间,协同发展的条件可谓得天独厚。
2024年3月,绍兴市政府印发实施《绍兴市融杭发展规划》,这也是绍兴首次专门出台融杭规划。其中,上虞区与越城区、柯桥区、诸暨市一起被列为融杭重点区域。
深度融杭正当时。特别是在长三角一体化、杭绍甬同城化“好戏连台”的当下,上虞如何唱出自己的“拿手好戏”?
织密融杭立体交通网
《绍兴市融杭发展规划》提出,到2027年,绍兴融杭发展取得显著成果,初步实现融杭重点区域与杭州中心城区同城发展。
同城发展,群众最有获得感的首先是交通的便捷升级。
眼下,杭州机场高铁正加速推进。这条铁路线起自桐乡站,途经萧山机场,终于绍兴北站。项目计划建设工期为4年。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机场高铁绍兴段,也就是杭绍台铁路二期,一头连着规划中的沪乍杭铁路,一头连接杭绍台铁路,是长三角核心区域便捷快速城际铁路通道。
目前,杭绍台铁路一期已经建成通车,待杭州机场高铁建成后,连接绍兴北站、上虞南站与萧山机场的快速通道也将完全打通。
“对于上虞地区的居民而言,今后前往萧山机场将有更多选择,不再需要依赖大巴,或者高铁转地铁的复杂换乘线路,在家门口坐高铁就能直达萧山机场。”上虞区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高铁大动脉贯通城市群的同时,轨道交通网络正如毛细血管般不断延伸。目前,绍兴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也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绍兴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除连接线外,所有站点都位于上虞境内,因此也被很多人称作上虞段。加上目前已经运营的一期工程,该2号线不仅将实现绍兴市越城区与上虞区的快速联系,未来还有望进一步延伸,成为“融杭联甬”的重要通道。
去年7月,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开回复人大代表建议时表示:“根据已批复的轨道线网规划,轨道交通2号线西接杭州轨道2号线,东接宁波市域轨道N4号线。”
也就是说,这条地铁建成后,从上虞坐上地铁,能一路直达杭州、宁波。据悉,绍兴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工程全线预计将于2028年投入运行。
除此之外,上虞还将加快推进南北中心大道全线高架、104国道南移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力争全年实现交通投资60亿元以上。谋深谋实杭甬高速上虞段扩容、104国道东复线、章镇连接嵊州北站快速路、江西路贯通等项目前期工作。
打造杭绍协同创新群
有专家指出,绍兴主动融入杭州,源于两地经济互补性强、地理位置相近的天然优势。比如,杭州作为省会城市,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丰富的产业资源,而绍兴在制造业、文化旅游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对于上虞而言,产业无疑是融杭的另一大吸引点。今年以来,上虞聚焦“4+4”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培育了空天经济、具身智能、精准医疗、元宇宙等新兴未来产业。这些产业与杭州重点打造的“5+5+5”现代化产业体系高度契合,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就在近日,位于杭州湾上虞经济开发区的晶盛机电与浙江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浙江创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先进集成电路装备与工艺联合研发中心”“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校企协同中心”。三方将开展联合研发,并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育机制,助推集成电路装备行业高质量发展。
这样的合作并不鲜见。近年来,上虞的卧龙集团、皇马科技等企业与多所在杭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中化蓝天、浙江澜盾等杭州企业相继落地上虞。
“我们将把产业互融作为融杭的关键,谋划建设融杭产业合作区,以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绍兴高新区上虞片区、未来城等为前沿阵地,全面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大平台配套性协作、企业间项目化协作,联动培育更多龙头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致力成为杭州都市圈高端产业溢出的最佳承载地。”鲁霞光表示。
会上,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与上虞杭州湾联合创新中心共建合作签约;浙江翼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机器人生产制造项目、上海天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年产500套研磨液供应系统等半导体设备制造项目等22个产业项目进行集中签约,总投资达181.94亿元,将为上虞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