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长期主义者的坚定干好难而正确的事

从市政府2025年度10件民生实事项目看“政之所向”

2025-05-26

记者 郑莉娜

美好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在杭州人民眼中,每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是对美好生活的生动注脚。昨日,出席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的人大代表,怀揣着人民的信任与期盼,投下各自庄严一票,票决出市政府2025年度10件民生实事项目。“就业创业”在杭州、“安居乐居”在杭州、“美好教育”在杭州……一件件民生实事项目,纯粹且坚定,温暖有力量。

民生实事,关键在“实”,每一项、每一件都必须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市政府每年都有‘一老一小’的民生项目,比如,今年的‘幸福养老’在杭州项目,提出新增养老护理、应急救护‘双持证’护理员1500人;新增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800张。这样的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头,也想在群众前头。”鲍雄亮代表说,结合杭州在智慧养老领域的实践及杭州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建议通过“数据驱动分工+人文赋能技术”模式,让机器人成为护理员的“智慧助手”。同时,持续完善标准体系、强化人员培训,关注老年人情感需求,实现“1+1>2”的协同效应,打造全国“人机协同养老”示范标杆。

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陆晓宇代表是淳安千岛湖镇的一名社区工作者。他说,今年的民生实事项目,每一件都贴近百姓的生活和需求,令人期待。“‘安居乐居’在杭州提到,要完成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00个;推进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1000台……这些一直都是百姓关注的重点,把群众期盼的事办好,就是获得群众信任的最好方式。”他说,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我们一定能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以人民为中心,市域发展“大图景”与人民生活“小美好”的相互交织。胡晓亚代表来自临安区泥川村。“作为来自基层的代表,我看到10件民生实事项目,与村里硬化平坦的外联公路、汩汩流淌的自来水、文化礼堂的欢歌笑语交相辉映。”她说,回到田间地头,将以“民生微实事”为抓手,推进老年公寓招商运营破解偏远乡村养老难题,推动村内路面硬化保证出行安全,打造特色美丽庭院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用实际行动把两会描绘的民生蓝图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幸福实景。

民生实事年年办,有的项目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有的项目回应新关切、满足新需求。鲍海淞代表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看到“快乐成长”在杭州这个民生实事项目,她建议结合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提升基础教育、卫生健康、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供给,托举城市发展的未来。“民生无小事,再小的事也要办实办好办妥。”在鲍海淞代表看来,今年民事实事项目,无论是项目内容更细致,还是覆盖范围更广泛,亦或是发展活力更充足,所有的变化,就是要办得更多,办得更快,办得更好,把“民生小事”当作“头等大事”来办,以长期主义者的坚定干好难而正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