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助力 浙江电网突破资源困局

2025-04-29

本报讯(通讯员 王立果 何文哲 孙寅乔)随着全省聚力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国内需求,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浙江经济持续保持回升向好态势。今年一季度,浙江全社会用电量1526.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4%,全年全社会用电量有望突破7200亿千瓦时。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国网浙江电力加大电网投资力度,全年计划开工500千伏及以上重大电网项目19项,投产15项,开工量和投产规模较往年翻番。

面对国际原材料价格波动、关键组部件产能受限和运力紧张等多重挑战,电力物资供应环节也受到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对整体物资流转、工程建设产生制约。

如何应对“瓶颈资源”供应难题?国网浙江物资公司提出,坚持“全网一盘棋”思维,通过精准洞察资源的供需动态,整合上下游供应商资源,创新管理模式,以数智化手段有效提升供应链韧性,从而避免因物资短缺导致的工期延误。

ELP平台作为国家电网现代智慧供应链建设的重要成果,深度融合北斗定位、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整合运力资源池、运输监控、路径规划等功能,实现物资运输全链路可视化管控。2025年初,浙西山区抗冰抢险中,该平台通过智能路径规划和实时监控,仅用12小时完成关键物资配送,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30%,创造了“抢修奇迹”。

ELP平台构建了“全流程可视化+智能调度”的物资运输智慧网,应用“一物一码”实物ID技术,贯通生产、运输、验收等环节,实现物资全生命周期可追溯;大型设备“库到现场”智能调度与无人化装卸,减少人工干预30%,仓储周转效率提升20%。今年一季度,国网浙江物资公司依托ELP平台高效完成32台主变、81间隔组合电器及4728.97吨铁塔的运输任务,累计监控里程超7.5万公里,物资供应时效较传统模式提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