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 八次蝉联“浙江省双拥模范城”

杭州再成模范生

2025-04-25

宪法进军营活动

驻校教官为孩子们上军魂课

记者 温欣欣 通讯员 胡舰航 叶莹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供图

近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北京召开,浙江共有20个市、县(市)入选。

作为兵员大市、驻军大市、退役军人安置大市,杭州已九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八次蝉联“浙江省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

一直以来,杭州坚持将双拥工作融入城市发展战略,主动对接国防和军队建设需求,全力支持改革强军和练兵备战,主动优化服务保障,扎实推动“崇军杭州”建设。在杭州,伴随着愈来愈浓的鱼水深情,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正徐徐铺陈开来。

数智拥军 助力备战 打造贴心服务的“杭州范例”

“这些福利让我心里暖暖的,今后还会带上结对的‘兵儿子’一起来!”家住上城区清波街道的退役军人冯水火惊喜地发现,家附近的银泰百货西湖店挂着“崇军拥军服务示范商圈”的牌子,店里多家商户推出针对退役军人及现役军人的专属福利。

这样的崇军专属福利几乎遍布杭城。目前,全城崇军商户数量已突破2.4万家,不间断地为退役军人提供包括医疗、交通、消费、就业等多种优待优惠。此外,杭州陆续出台涉及现役军人慈善拥军、大学生参军入伍激励、抚恤优待以及退役军人免费乘车等政策文件20余个。

这些优待优惠,老兵们只需出示“老兵码”即可享受。2020年7月29日,杭州依托城市大脑在全国首创“老兵码”,解决退役军人医疗、交通、消费、就业等需求。

“杭州老兵码”与“市民码”深度融合,让生活在“数字经济第一城”的老兵们幸福感满满。

从便捷看病的“码上就医”、公共交通的“码上出行”、答疑解惑的“码上咨询”,到行政服务的“码上办事”,这些“码上应用”让退役军人享受全方位便利服务。此外,全市所有市属医院面向退役军人优先就诊,且目前已延伸至30多家区县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市县两级政务大厅相继设立了崇军驿站和优先办事窗口,数字赋能有效打通了服务退役军人的“最后一公里”。

在杭州,“军人优先”“拥军优属”体现在一件又一件实事中:根据部队战备建设及官兵生活需求,落实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项目174件,帮助任务一线和边海防官兵家庭解决实际困难;高质量常态化开展城连共建、城舰共建等工作,健全拥军支前协调机制;建成“基层双拥共建点”83个、培育社会化拥军企业和社会组织37个、打造双拥主题公园29个;设立“慈善拥军情”专项基金,为驻杭部队困难军人军属提供专项救助;3447家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全域覆盖,让退役军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服务……

全面服务 高效安置 构建暖心助业的“杭州模式”

去年,全省“橄榄绿进校园”驻校教官试点工作现场观摩会召开。作为全省唯一试点地区,杭州率先开展“橄榄绿进校园”退役军人驻校教官工作,在杭师附小、惠兴中学等30多所中小学率先引入退役军人作为驻校教官。30余名退役军人身着“橄榄绿”上岗,探索出一条退役军人助力学校教育和拓宽就业渠道的“双赢”之路。

今年2月起,杭州正式实施《关于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的实施方案(试行)》,在提供教师招聘支持、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等各方面进行细化,再度拓宽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渠道。

近年来,杭州陆续推出相关举措为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发展助力:挂牌成立杭州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学院;举办“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每年联合浙江大学组织封闭式岗前适应性培训……

“这是为退役军人量身打造的,开设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班四级技能培训班,培训内容新鲜且实用!”面对钱塘区高校退役军人服务站1500余平方米的退役军人技能实训基地,退役军人王帅竖起大拇指。

据悉,钱塘区于2021年成立高校退役军人服务站,创新探索技能联训、就业联动、创业联盟“三联”实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打造“为兵送岗”直播带岗模式,目前已创造就业岗位超2万个,点燃了助力大学生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创业的“大引擎”。

此外,杭州将退役军人作为地方建设的人才和骨干力量,高标准落实转业安置、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工作;作为浙江省转业军官“直通车”安置试点单位,杭州在提高人岗相适度上出实招,为转业军官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搭建广阔舞台,使他们成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双拥共建 团结奋进

谱写军民鱼水情深的“杭州新篇”

去年年底,一支由在校退役军人大学生组成的队伍——钱潮老兵西子戎志义警队开始活跃于西子湖畔。该义警队成员均为浙大城市学院“戎志班”退役军人大学生,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在义警岗位上发挥余热。

“戎志班”是杭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浙大城市学院共同打造的思政教育与社会服务融合实践平台,旨在通过校地合作,提升退役军人大学生的职业素养、综合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助力退役军人大学生群体成长为新时代复合型人才。

“戎志班”开展的一场场有温度、有深度、有担当的志愿行动,也成为杭州打造“戎”系列志愿服务生态圈的生动注脚。

脱下“橄榄绿”,穿上“志愿红”。近年来,对标“崇军杭州”建设目标,杭州充分发挥退役军人独特作用,探索退役军人志愿服务融入中心大局工作机制,打造“戎耀”“戎护”“戎宣”等“戎”系列志愿服务生态圈,积极探索退役军人服务重大项目、服务民生所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2023年,306名退役军人志愿者组成“钱潮老兵”亚运赛会医疗志愿服务队,圆满完成56个场馆、5275场次志愿服务保障任务,为构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体系积累了实战经验。杭州亚运会结束后,“钱潮老兵”志愿服务队“变身”“戎耀”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在大型活动保障、应急处突、城市互联急救中发挥积极作用。

亚运服务、抢险救灾、乡村振兴、国防教育……多年来,驻杭部队始终坚持服务中心大局、支持地方建设,一批批退役军人在各个领域持续发光发热,赢得了杭州市民的广泛赞誉。

如今,杭州市拥军崇军氛围有力延伸至“全系统全社会”,新时代双拥工作大格局正在形成,社会化拥军模式渐臻完善,科技拥军、医疗拥军、文化拥军、教育拥军、法律拥军、慈善拥军等活动蓬勃开展,基层双拥共建点串珠成链,双拥文化浸润人心,“最美效应”不断放大,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不断巩固提高。

未来,杭州将持续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发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光荣传统,持续深化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为驻杭部队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谱写更多军政军民团结奋进的新时代“杭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