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郭雀屏)昨天上午,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核安全守护美好生活’”主题宣传浙江分会场活动中,一场有关核安全的科普盛宴将观众带进了神秘的核世界。
据介绍,科学家们用类似于医院拍摄X光片的技术,培育出了我们餐桌上许多优质的农产品。这项“黑科技”叫“辐照育种”,比如解决了重穗型品种易倒伏难题的“鲁原502”小麦就是其成果之一,目前已成为全国第二大小麦推广品种;还有很多人喜爱的“泡椒凤爪”,出现在超市之前很有可能经历过一场“辐射浴”,这种食品保鲜“黑科技”不仅去除了防腐剂,还延长了保质期。
活动现场,科普互动展亮点纷呈:苍南核电自主研发的11台科普机器人带领观众边玩边学核知识,涵盖核物理、核能、AI技术等;秦山核电、三门核电、金七门等基地提供的动态沙盘实时演示核反应堆工作原理,探索核能奥秘;省辐射环境监测站展台通过使用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观众互动实验演示,破解“谈辐色变”认知误区。
活动现场还首次发布了《核安全(电离辐射)科普手册》。该手册系统介绍了电离辐射基础概念、常见来源、行业应用、对人体的影响效应等科学知识,帮助公众走出认知误区,让核安全“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