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浙江启动仪式。记者 张之冰 摄

田兰芳 制图

扫码查看 相关视频
记者 叶佳裕 通讯员 马华君 王屹峰
昨天下午,第3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浙江启动仪式在浙江省肿瘤医院举行,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现场,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浙江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浙江省肿瘤防治办公室主任程向东发布《2024浙江省肿瘤登记年报》。
启动仪式上,浙江省肿瘤医院积极响应宣传周主题,向医院患者俱乐部授旗,对医院患者俱乐部进行“升级”。
癌症发病率增高 是因为更多患者被“看见”
与前一年相比,今年发布的数据有哪些明显变化?
程向东介绍,与《2023浙江省肿瘤登记年报》相比,我省癌症发病率从484.09/10万增长至530.93/10万,增长了9.68%;前列腺癌、甲状腺癌、淋巴瘤和肺癌发病率增幅均超10%,增幅最明显的是前列腺癌;癌症死亡率相对稳定,男性前列腺癌和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增幅超5%。
为什么全省的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
程向东表示,真正的原因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居民健康意识提升,以及防癌体检和癌症筛查工作推进,癌症确诊病例主动发现率逐年提高。
“换句话说,不是说浙江居民患这四种癌的概率增加了,而是被发现、确诊的病例越来越多了。”浙江省肿瘤防治办公室副主任杜灵彬举例,前列腺癌发病率增幅最明显,是因为过去几年,浙江省部分地区把重点人群前列腺疾病筛查纳入了市、县民生实事项目,让越来越多的前列腺癌被提前发现;而淋巴瘤的发病率增高,与相关医疗技术提升有关,越来越多的患者在早期被确诊。
癌症防治是全球性难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减少40%的癌症发生。“癌症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是可防可治的!癌症‘一级预防’,即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杜灵彬说,控制吸烟、减少饮酒、合理饮食、锻炼、心理健康等都能减少癌症的发生。
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大力推进健康体重管理计划。杜灵彬特别指出,体重确实与癌症发生的风险相关联,如BMI(身体质量指数)偏高,是导致结直肠癌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向心性肥胖即腰围过粗,也是结直肠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患者俱乐部重装升级 为啥大力做这件事?
在启动仪式上,浙江省肿瘤医院向募集的7个患者俱乐部授旗,包括造口患者俱乐部、乳腺癌患者俱乐部、鼻咽癌患者俱乐部、卵巢癌患者俱乐部、无喉患者俱乐部、淋巴水肿患者俱乐部、直肠癌保肛患者俱乐部。
据了解,浙江省肿瘤医院于1999年成立了患者俱乐部,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治疗和康复。20多年来,不断有新的俱乐部成立,但各个俱乐部发展不均衡。
如何进一步规范、提高俱乐部的运行质量,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服务和体验?浙江省肿瘤医院护理部主任吴婉英介绍,为进一步规范俱乐部整体管理,医院成立了患者俱乐部管理委员会,还出台了新的统一管理方案,首批有7个病种的俱乐部被纳入其中。
新方案明确,一个病种对应一个俱乐部,之前零散的俱乐部被整合,进行统一管理;规范了会员的入会制度,并明确了会员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此外,医院会提供部分经费,支撑俱乐部运行。
患者俱乐部不仅帮助治疗结束后的患者进行康复,志愿者还将进行“同伴教育”和科普教育。“可以说,俱乐部覆盖了‘防、筛、康’三方面,也是对今年宣传周主题‘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的积极响应!”吴婉英说。
启动仪式后,还举行了一系列肿瘤防治宣传周科普讲座和义诊活动,增强全民科学防癌意识,形成防癌抗癌合力。
程向东表示,将以举办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为契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通过创新方式,着力提高全省医疗队伍肿瘤防治能力和居民健康素养,加快推进肿瘤防治体系现代化进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