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石慧 通讯员 张灵杰)最近,隐匿于诸暨赵家镇的“走马岗”在社交平台走红后,山间林道迎来了一拔又一拔的游客。
“走马岗”位于会稽山脉中段,主峰海拔835米,为“邑东群山之祖”,相传因越王勾践曾在此练兵而得名。从赵家镇黄坑村出发,沿石阶深入秘境,溪瀑飞溅、古木参天,千年香榧林如绿幕垂落,恍若《绿野仙踪》中的童话世界。目前,在社交媒体“小红书”上,“走马岗”及相关话题的笔记数量超过6万篇,浏览量高达1000万次,单日最高有5000名徒步爱好者涌入。
在“85后”村民赵文喜的农家菜馆门口,游人如织。“上周六备货的饮料半天卖空了,中午有三桌客人要吃饭,上周就预订了!”勤快的赵文喜,如今成了“山野经纪人”,不仅把自家的农家菜馆经营得风生水起,还热心帮外地摊主牵线支起烤肠摊、炸串铺,积极组建“包车联络群”解决外来游客的用车难题。
售卖登山杖、遮阳帽等户外装备的摊位沿山道铺展,不少村民在家门口也支起了小摊兜售自家的香榧、茶叶、笋干。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数据显示,近两年在黄坑村注册的食品店就有16家。
这股热潮还向着周边村落辐射——东溪村民宿主宣鑫灿的15间客房周末被预定一空。“周末两天营业额超2万元。”他正与黄坑村洽谈新民宿项目,争取让更多客人成为“过夜客”。
流量不仅“点燃”了山脚下的市井烟火,也激活了沉睡的乡村资源。青年农创客陈良将越野车改成“移动咖啡铺”,现磨咖啡配香榧曲奇日销百杯;村民老宣把自家果园改成“徒步补给站”,农家番薯、玉米成了不少登山客的“能量加油包”;设在赵文喜农家菜馆的“绿色银行”吸引了众多徒步爱好者拿着垃圾兑换“环保卫士”徽章,加拿大籍华裔学生谈昊欣还为“绿色银行”设计了LOGO,并捐赠1000顶环保渔夫帽,在游客间传递生态理念,共同守护香榧之乡的绿水青山。
“我们以最大的诚意敞开怀抱,欢迎各界人士来赵家镇投资兴业。无论是民宿开发、文旅融合项目,还是农创客的‘小而美’业态,我们都会全力做好服务保障。”面对“走马岗”的走红,赵家镇党委书记俞燕表示,赵家镇将设立“走马岗投资服务专班”,提供“一对一”政策指导,并将持续完善停车场、登山步道等基础设施,对带动村民就业的企业提供优惠政策。“期待与各方携手,把‘网红流量’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持久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