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运动员总因穿戴上热搜

2025-04-10

本报评论员 陈凌

近日,现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一的乒乓球运动员林诗栋因佩戴高端名表引发了网络热议。事情起因是教练李蒙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了林诗栋相关的视频,其中有一处,林诗栋露出了某高端品牌手表。有网友在评论区劝说:“手表记得遮一下,免得被别人说。”对此,教练回复:“谢谢,不需要,我给孩子的生日礼物,孩子这么多年辛苦训练,我愿为其倾尽所有,管谁说三道四,自家孩子自家宠。”

近年来,知名运动员因穿戴上热搜的事情并不鲜见。此前,备受关注的田径运动员吴艳妮、夏思凝、冯竟爽,都曾因为比赛时的穿着、妆容等饱受争议。就连“苦孩子出身”的跳水运动员全红婵,也没能摆脱网友指摘。去年9月,全红婵在社交网络分享了一段戴名表的视频,没想到竟引发了争议。有网友质疑她“炫富”“忘了初心”。直到队友杨昊在评论区回复:“东西是我的,只求各位帅哥美女放过她。”对此,不少网友也表示支持:“奥运冠军凭自己实力挣的,想戴就戴。”

职业运动也是劳动,运动员一方面是在追逐更优秀的成绩,另一方面也追求更美好的生活。随着体育职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运动员凭实力获得丰厚回报,早已无可厚非。抛开品牌合作等情况不谈,单靠工资和奖金,顶级运动员也消费得起这些商品。只要是合法所得,符合出席场合与赛事规范,运动员的穿戴并没什么可指摘的。哪怕如同林诗栋的教练那样“宠孩子”,也是出于奖励“孩子这么多年辛苦训练”。换言之,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也是激励更多孩子积极投身体育事业、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动力之一。

穿着本身就是权利。无论是运动员、教练员还是体育迷,都应当理性看待形象问题。一方面,成名运动员很容易收获大量粉丝,也被不少青少年视为榜样,穿戴名表本身并无不妥,但更应谨言慎行、注意公众形象。而对体育迷来说,偶尔看到运动员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生活,也理应尊重他们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正当权利。保持一颗平常心,更加关注竞赛成绩,别让对体育的热爱总是停留在对穿着打扮的指摘上,也莫让运动员总因穿戴上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