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氧工作40年,是我的骄傲

2025-03-28

东新路90号老杭氧工厂。企业供图

讲述人姓名:王勇力

职务:杭氧集团工会办员工

退休时间:2025年3月

年龄:60岁

延退情况:选择延迟退休一个月

我叫王勇力,19岁从中技学校毕业后分配进杭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到退休,整整待了40年零7个月,真的可以说在杭氧干了大半辈子。

这40年里,我干过4年车工。后来我去了保卫科,一干就是25年。直到退休前的10年,转到了集团工会办,负责给同事办退休手续。10年里给600多位同事办过退休。最后一次退休手续,是给我自己办的,哈哈!

1984年9月,走进东新路90号老杭氧工厂报到的那一天,全家都很高兴。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进杭氧上班,是当时很多杭州年轻人很羡慕的一件事。

40年,变化真的太大了。刚进车间,都是手动摇车床、拧螺丝、摇手柄,到现在加工设备都实现自动编程操作,加工精度和难度也远远超过从前了。

从新中国的第一台制氧机,到全球领先的空分设备最大等级达12万Nm3/h的设备,杭氧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中国空分设备制造史。虽然离开生产一线很多年了,我一直见证着企业的每一次重要突破,这也是我们杭氧人的骄傲。

还有一个变化让我感触很深。以前办退休手续,要到社保窗口拿纸质表格。送档案也很麻烦,十个人可能来自不同的街道办,有时候双休日都在送材料。社保窗口的办事员看到我,都会亲切地打招呼:“王师傅,来了!”

后来,有了数字化平台,基本都能在电脑上操作,真的蛮方便。

前几年,可能是从小听我讲杭氧的故事,我的儿子也受到了影响,应聘进了杭氧,已经是杭州市E类人才了。我常和他讲,技能很重要,要真正把技术学到手。现在企业都在重点培养“数字工匠”,你要做到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都出色,不然这种“状元”就做不来了,你说是吧。

杭氧的发展,离不开这个科技进步的时代。我们也要与时俱进,努力跟上这个时代。

我对工作还是抱有很大的热情,对事情也很乐观的。2019年,虽然没几年就要退休了,我和同事一起去考了劳动关系协调员。我一直觉得,年纪大不是问题,事情没有做不好的,只要努力,就做得好。

今年2月16日,我满60周岁了,刚好赶上延迟退休新政策,我主动多留了一个月。这一个月里,我还挺忙的,要和接手工作的同事对接好,他们有问题也要帮助,让新同事少走弯路。

要离开这个待了40年的“大厂”,真的舍不得。不光是我们,杭州人对杭氧的感情都很深。你看,虽然工厂已经搬到临安了,但地铁5号线现在还有一站叫“杭氧”。

对这段工作经历,两句话总结: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奋进。我可以拍着胸脯说,我问心无愧。

退休以后的生活,我这个人兴趣爱好蛮多的,喜欢唱歌、跳舞、旅游。不是退休了就不学习了,还是要学习,要关心国家大事,尤其现在的信息发达了,手机上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今年,杭州又冒出了“六小龙”,现在最火的DeepSeek,也打算让儿子教我用一用。

以后的生活,路还很长。就像东新路上的老厂房并没有被忘记,而是进入了下一个生命历程。我们的新生活,也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