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德清钟管镇的浙江龙虎锻造有限公司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今年以来,该企业海外订单充足,开足马力赶订单。通讯员 白羽 摄
记者 沈晓颜 通讯员 付露波 沈烨冰
日前,在德清新安镇的浙江艾希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希德”)门口,满载玻璃隔断门的大挂车启程了。这批货物将通过港口运往德国。“目前订单密集,已进入发货旺季。”艾希德副总经理张杰介绍,现在公司订单量已排至5月底,同比增长20%。
今年以来,德清企业凭借自主创新,在海外市场不断“开疆拓土”;德清县商务局全盘谋划,出台多项举措助力企业出口拓市,政企携手在全球市场上“乘风破浪”。
技术创新抢占市场
技术优势与高性价比,是中国产品在海外市场上站稳脚跟的基石。张杰告诉记者,艾希德聚焦卫浴间玻璃隔断门产品研发与生产,每年在新产品研发上投入400多万元,开发10余款新产品供客户选择。截至目前,企业已拥有5项发明专利、100多款产品。
凭借卓越的品质与匠心独运的创新设计,艾希德在行业内逐渐立起了“金招牌”,产品触角延伸至欧洲、美洲,成为欧尚、宜家、亚马逊等大型超市的供货商。“我们一年到头都在海外‘连轴转’,不放过任何一个抢订单的机会,今年销售额预计突破1.5亿元。”张杰说。
走进位于禹越镇的德清格林菲尔纺织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林菲尔”),发往中东地区的高档真丝乔绒正在紧锣密鼓地生产。“一季度的订单有20多万米高档真丝乔绒,产值约2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格林菲尔总经理陈永坤说。
品质好才能走得更远。2023年起,格林菲尔加快技术改造步伐,陆续投入2200多万元,购入了70多台纺织行业中先进的高速剑杆机,并对生产线进行了提档升级。“淘汰了近200台梭织机,现有生产设备数量只有原先的一半,整体产能维持不变,但生产效率翻了一番,产品品质也有了明显提升。”陈永坤介绍。
作为一家传统纺织企业,格林菲尔以技改持续升级品质,以好产品不断赢得市场份额,近年来已逐步从最初的全内销转向内外贸双循环发展格局。目前,格林菲尔的内外贸份额比已经基本持平,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及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出海赶集”步履不停
上个月,世界建筑行业的盛会之一——美国国际建材展(IBS)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提起今年的参展感受,浙江顺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业务经理黄正仙感到十分振奋:“相对去年,今年客流量增加了,意向订单也更多了。”本次参展,该公司共拿到意向订单2000余万元。
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湖州得瑞进出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倪。该公司主要从事家纺行业,拥有自主品牌DADAFISH,主营产品包括窗帘、靠垫、毯子等,产品远销法国、波兰、英国等欧洲国家。今年年初,企业参加了德国法兰克福国际家用及商用纺织品展览会。该展会门槛高,参展客商多,不少参展企业奔着抢订单、学技术而来。
“此次法兰克福家纺展,我们带了窗帘、毯子、抱枕等王牌产品亮相。”李倪介绍,以窗帘为例,该公司的产品在防寒、隔热、降噪等方面性能突出,客户反馈良好,共计斩获意向订单近100万美元。
政策支持助企“扬帆”
对企业而言,参加境外展会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但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德清县政府在政策补贴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今年,德清出台“开门红”专项补贴政策,对今年一季度参加统一组团、重点组织类、重点支持类展会的企业给予一定补助,以降低企业出海成本,助力传统优势产业形成集群化国际竞争力。
在平台搭建方面,德清积极响应企业参展拓市的需求,制定了由政府、企业、银行三方作为核心主体,加上中介机构和商协会共同组成的“3+1+N”政企银介商联动出海新机制,并加快推进“一窗五中心”建设,目前正全力搭建集产品展销、涉外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世界德清之窗”,布局拉美、欧洲、东南亚、非洲、中东等五大海外优品展销中心。
今年一季度,德清在巴西、德国的优品展销中心已正式启用,首批入驻企业预计超40家;在中东、非洲等地区的优品展销中心也正在筹备选址。各大海外优品展销中心将为德清企业进入当地市场搭建高效桥梁。
此外,德清已启动运营5万平方米的跨境直播电商产业园,通过线上展销+数字营销模式开辟新渠道,推动传统外贸向数字化、品牌化方向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