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溪山风雨图》局部

《雨余烟树图》局部
任淡如
雨水节气这天未必有雨,但此后下雨的日子定是多了起来。我查了查气象预报,下一周,七天里有四天都预告有雨。
雨是透明的,说不出来是个什么形状——如果一定要有形状,大概是粉丝那样,一把一把,一根一根,连续不断地从天上掉下来。
作家三毛在文章里这样写过雨:
我用筷子挑起一根粉丝:“这个啊,叫作‘雨’。”
“这个啊,是春天下的第一场雨,下在高山上,被一根一根冻住了,山胞扎好了背到山下来一束一束卖了换米酒喝,不容易买到哦!”
文字难以形容的雨,也很难画出来。
古人怎么画雨?
他们当然不能画粉丝。
他们有时候画人撑伞走路,有时候画被雨淋得湿漉漉的树,有时候画远处模模糊糊的山影,因为“烟中每有无根树,雨外尤多没骨山”啊。
最有趣的,是宋人还画过,一个被风卷跑了伞的人,追着去够那把要飞走的伞,意谓“雨横风狂”——虽然他既没画风也没画雨。
一年四季都有雨,只是初春的雨,格外滋润。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说:雨水,是正月中的节气。初春属木,惟水能生木。所以,立春后接着的节气就是雨水。雨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水矣。
雨水有三候,初候獭祭鱼。二候侯雁北。三候草木萌动。
初候,鱼开始浮上水面,这时候,水獭在捕捉到鱼以后,不是立刻吃掉,而是将鱼整齐地摆放在地上,好像是在祭拜上天。
二候,感知到季节更替的大雁要往北飞了。大雁在天气转热的时候飞归塞北,天气转寒的时候飞来江南。春天稍一转暖,大雁就纷纷地从南方水泽之地向北而飞了。
三候,天地之气相交而气候平和稳定,遇到这样的时节,休眠的草木开始萌动,生长发叶。天地之气交而为泰,故草木萌生发动矣。是为可耕之候。
这是乍暖还寒的时候。古人的药香囊就用在早春时候,来调节人体因为气温波动导致的各种不适。
找出暖红香云纱和玄色缎来,裁裁剪剪,缝缝合合,停停当当地做成个香云纱荷包,称几钱碾成末的老山檀,抓一把去年备下的干玫瑰,六股丝线结成三股辫的绦子,一个药香花囊就做好了,悬在帐里,挂在腰间,等春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