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个条码标签成为串联生产线的“钥匙”。

扫一扫 观看精彩视频
记者 金华珊 文 记者 王毅 徐晟哲 摄影/视频
“嘀嗒”一声,新一批抗菌松木板成功签收,上午9点,千年舟新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年舟”)仁和工厂,收货员用数字化终端扫描入库单。接着,新能源叉车带着这批松木板来到车间开料区,一批待处理的定制家居订单已提前在那里等待它。
随着设计图纸通过云端传输至工厂,柜门、背板等订单数据瞬间汇入开料优化系统,系统根据板材类型、尺寸等参数,自动生成开料方案,最大化利用每一寸材料。
操作员站在电子开料锯前,根据实时生产工单进行操作,一张2.44米×1.22米的松木板,被机械臂抬上工作台。裁切过程中,系统实时生成条码标签,记录板件的尺寸、封边要求、孔位坐标等信息。从板材到成品,这些条码标签将全程陪伴板材“生产线之旅”。
日前,记者走进千年舟集团,看到各式绿色板材,在这里源源不断地“变身”为定制家居的组件。数字化系统和智能化设备,令这里的定制订单交付周期提速40%,木材综合利用率达99.5%,为年后订单的集中交付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目前,包括仁和工厂在内,千年舟在山东、江苏等地的五大智能工厂已全面开工,助力2025年订单规模稳步增长。
会思考的绿色生产线开足马力
当前,定制家居“非标准化”需求上升,一千个订单可能会带来一千个不同的产品。
“个性化订单对精度要求很高,稍微做错一点就可能导致退货或者返工。”千年舟集团副总经理马同华介绍。为高效支持个性化与规模化生产,2016年起,千年舟便成立智能工厂,引进国际顶尖的工业4.0先进设备,全面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绿色生产。
说话间,完成主料裁切的物料到货信息已经出现在封边系统中,裁切完成的板件也通过传送带流向封边机,条码信息被扫描后,设备自动调整参数。
记者跟随物料进入封边工作区,只见封边带从料仓中被精准拉出,与板材边缘同步推进。全程无须人工触碰,一条2米长的柜体侧板封边仅需10秒。
接下来,进入程序钻孔环节,物料刚进入加工区,扫码枪读取条码信息,调取出预设的孔位坐标、孔径及深度数据,机械臂搭载的钻头在板面游走定位,误差不超过半根发丝……每完成一次钻孔,集尘系统立即启动,将木屑吸入封闭管道,减少粉尘。
程序钻孔之后,再经过分拣、品检、包装等工序,一块板件的生产流程完成,但它的数字化之旅并没有结束。
生产负责人何清望拿起一块板件,再次用数字化终端一扫,从物料到产品的所有信息都显示其上——订单号、批次号,甚至还能向前追溯到每件物料的操作工序等。“通过这种手段,在客户安装时,就能及时精准地处理质量问题。”
上午9点半,入库的成品得到“召唤”,装箱上车,发往遍布全国的3000余家服务网点。各地经销商收到货后,也会扫码完成入库,一段新的数字化生产旅程接续开启。新年开工以来,每天都有上万张条码标签从仁和工厂发出。
锚定新质生产力实现转型发展
从仁和工厂出发,向南行驶约13公里,即可抵达千年舟科技文化创意园,这里是以智能家居、新材料、设计安装服务为主导产业的省内首家具有家居建材行业特色的智慧家居产业园,也是千年舟集团总部所在地。
上午10点,新落成的展厅已经在接待第二批参观者。展厅内,诸多互动装置,述说着从良渚木作文明到现代工艺的千年传承;数字大屏再现智能制造场景,实时显示能源消耗;系列木结构装配式建筑模型,以一方院落打造诗意栖居……沿着参观路线,千年舟“为人民造一张好板”的品牌理念贯穿始终。
千年舟集团执行总经理田茂华的行程忙碌而有序,刚结束完一个经营业务会议,匆匆赶来,“待会还要配合新品营销,在展厅内进行视频拍摄。”说起2025年的板材新品和花色体系,她说,千年舟作为木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者,一直遵循木之哲学,将木文化深深根植于企业发展和品牌之中,从提供板材到打造绿色健康生活空间,不仅是产品升级,更是品牌服务大众、践行初心的全面拓展。
在智能样板间,记者不仅见到了国潮风十足的新品板材,也见到了行业首创的“六维锌效抗菌石墨烯生态板”。据介绍,将石墨烯技术应用到板材之上,赋予了板材卓越的抗菌、抗病毒、防霉、除醛等能力,为现代生活构建起一道健康屏障。
一张好板,内外兼修,产品技术的升级之外,千年舟也更注重国潮文化的挖掘和弘扬,“比如这次的新品就以东方国色为灵感源泉,从各民族独特的服饰、图腾中提取设计元素,收获不少好评。”
谈及当前企业面临的绿色转型和生产成本增加的双重压力,田茂华表示,千年舟在竹资源等领域积极探索,成立院士工作站,开启双碳五年计划,启动碳足迹认证,推动竹材建材化和新型碳材料研发,打造近零碳住宅,以科技创新赋能绿色生产。同时,围绕“绿色公益、绿色供应、绿色智造、绿色产品、绿色服务和绿色管理”六大维度,构建“ESG六绿体系”,覆盖了从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到市场交付的全流程。
未来,千年舟还将持续推进数字化融合发展,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研发、生产、物流、销售、客服等环节运行效率,以新质生产力为驱动,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