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 郑莉娜

在春风中

2025-02-14

“我过去帮你洗下抽油烟机。”爸爸给我发来微信。

真是匪夷所思。我家抽油烟机前不久专业师傅上门洗过,阿姨每隔一两周会仔细擦洗一遍,而且我爸爸从来没洗过抽油烟机。

他又找个借口来看我,有点拙劣。

前些天队友带着娃去海南,我一个人在杭州生活。

爸爸说:“我来陪你吧。”

“不要。”我说。

“那我白天过去,晚上回来。”他接着问。

“不想,我一个人蛮好的呀。”我反驳说。

他背着个双肩包,坐一个小时地铁,连续三天来看我三次。

爸爸是个严父。从小他对我极其严格,学习、生活习惯,近乎苛刻。比如,不留长发和指甲。短发“假小子”形象几乎贯穿了我整个学生生涯,直到现在我也不习惯留长发。

我很少得到他的赞赏。

他总是板着严肃的面孔,没完没了地对我训诫:要挺胸,见到人要打招呼,要用礼貌用语说“谢谢”“对不起”……

他的强势,令我惧怕,让我倔强、自卑又敏感。

爸爸给我培养的最好的习惯就是读书,这是一个伴随我终身的习惯。

爸爸20世纪50年代出生,当年是我们全县两个考上重点大学的人之一。他读的是湖南师范大学,后来回来做老师,一干就是一辈子。他工资不高,连参加学校新春团拜会的苹果都舍不得吃要带回来,在买书上却往往大手笔。

我在读小学的时候,在家门口,一次又一次远远地看到爸爸骑着自行车回来,自行车后座上,捆着一个大纸箱,全是我的书。《儿童百科全书》《奇妙的世界丛书》《神奇的魔术师》……

如今,已到不惑之年,我仍然记得童年的那些书名。

不是一本一本买书,而是一箱一箱买书。这在我们小镇上,是难得的奢侈。也因此,我们家总是有很多小朋友来借书读书。如今,我自己买书也是一箱箱往家搬。

爸爸做事情很认真,一丝不苟,一辈子就是一个最基层最普通的教师,他心甘情愿在一个岗位上默默耕耘。直到前几年,我在老家一个皮箱里找到一摞证书,才知道爸爸原来在工作中也有“辉煌”的历史。

他只字不提。

直到我结婚,有了孩子,他才以慈父的形象出现。

他不再“数落”我。转身帮我带娃,做饭,买菜,沉默的,无声无息。

他身体每况愈下。因为重度慢阻肺,他以极其顽强的毅力戒掉抽了四十多年的烟。在医院,我看到他日渐衰老;回到家,他仍然一副精神昂扬的样子。

内心浩荡,外表平静,这是春风中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