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陶记金刚酥,三代人坚守

2025-02-01

记者 邱丹晨

我的家乡在湖北襄阳。春节期间,走进襄阳七里河中清路,老远就看到“襄阳特产”的大招牌,红底黄字格外显眼。进店后,货架上房县黄酒、保康葛根粉、宜城酱板鸭、襄阳牛肉面等襄阳特产琳琅满目。“我们这儿的金刚酥都是成箱成箱地卖,特别受欢迎!”店主热情推荐。说话间,从广东肇庆来旅游的小黄买了两提陶记金刚酥作为伴手礼。

据该特产店店主介绍,由炭火烤馍发展而来的金刚酥在襄阳一带已有200多年历史,店里在卖的陶记金刚酥在襄阳也是已经发展了70多年的老字号。

金刚酥的主要原料是面粉、食糖、麻油及少量食碱。发酵后,掺揉制成马蹄形饼,然后放入特制的大烤炉内焖烤。出炉后的金刚酥颜色呈焦黄,口感香脆。尽管名叫“金刚”,却有着“酥口易化”的特点。

如今,陶记金刚酥制作技艺已被列入襄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陶记金刚酥的现任当家人陶利权已是第三代传人,他和他父亲的手艺都来自爷爷。

过去金刚酥光焖烤就要花3个小时,加上和面、打碱等工序一共要花四五个小时。为扩大生产规模,陶家人启用了电烤箱、和面机、封口机、打码机等机器设备,而在一些关键环节依旧保留了手工制作,比如搓条定形,还在坚持手工制作,因为机械生产达不到手工制作的酥脆口感。

在陶利权的记忆中,变化最大的是烤制工具。最早的时候烤制金刚酥用的是炭火和大缸。“我印象最深的是,冬天有时候睡到半夜醒了,看到父亲还裹着大棉袄在给大缸里的金刚酥翻面。上世纪80年代,我们从武汉买回了第一台烤炉,烘烤效率大大提高。现在我们用的是热风旋转烤炉,不用手工翻面,也能烤得两面金黄。”陶利权说。

在陶利权和父亲的经营之下,陶家逐渐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络:2008年,湖北陶记食品有限公司注册成立,陶记金刚酥相继进入好邻居、沃尔玛、中百、武商等大型商超;2016年,他们开了第一家网店,开始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如今陶利权还在不断琢磨新口味、开发新产品。“顺应消费需求,以前我们只有香油味、芝麻味,现在还有奶油味、香葱味。”陶利权说,“为了满足部分消费者健康饮食需求,我们还推出了全麦金刚酥和无糖金刚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