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蔡杨洋/文 步恩撒/摄 徐林军/视频
电影《变形金刚》里,“火种”是赛伯坦星球的核心。它作为存放记忆和个性的载体,是变形金刚的灵魂所在。没有“火种”,变形金刚只是一堆无意识的机器。
在余杭区南湖未来科学园,我们见到了现实生活里正在打造“火种”的人:浙江有鹿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有鹿机器人”)创始人陈俊波。深耕行业近10年的陈俊波,带领团队打造出了一款具身智能通用大脑——如同“火种”,能赋予机械设备“生命力”。
大模型技术的爆发,点燃了人们探索具身智能的热情。具身智能,是指将AI融入机器人等物理实体,可以简单理解为拥有具体身体的人工智能。它可以有多种形态,包括人形机器人、机械臂、轮足式机器人等。
穿着黑色卫衣、牛仔裤,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陈俊波的语言很平实、叙述很平静,但话语里不乏野心,“我们希望用具身智能大脑赋能所有可能的设备,通过智能化升级,帮助国内大量优秀制造企业跃升至全球价值链的高端。”
人物名片
陈俊波:浙江有鹿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原阿里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负责人。
新秀 越来越近的赛博梦
成立不到两年时间的有鹿机器人迅速崭露头角,成为具身智能领域的新秀。
作为具身智能“新四小龙”之一,有鹿机器人紧随“老牌四小龙”——优必选、达闼机器人、非夕科技、宇树科技之后,与智元机器人、逐际动力和银河通用共同引领着新的发展潮流。
岁末临近,“有鹿机器人”这几个字频繁出现在由媒体、投资机构、行业组织等发布的各类榜单、奖项之中:2024福布斯亚太区100家最值得关注企业、最具投资潜力机器人公司Top20、中国具身智能领域最具商业潜力榜、未来100独角兽……
奠定其江湖地位的,是年中两个标志性事件:5月,有鹿机器人完成由创新工场、元璟资本、百度风投等投资的超1亿元融资,并且拿到第一笔超千万元的具身智能通用大脑Master2000的订单——这是来自资本和市场的认可,在创投资本日渐谨慎的当下,尤显珍贵,更具说服力。
身处浪潮之巅,陈俊波却很淡定。在他看来,无论是整个具身智能行业还是有鹿机器人,都处在相对早期的阶段,一切都在前进,一切还需要时间。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热潮席卷全球,具身智能成为科技领域的新热点,激发了政府、产业界、资本界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尤其是人形机器人在各大展会上的亮相,为人们打开了关于未来的无限想象。
2023年,有鹿机器人推出LPLM大模型。今年3月,该企业发布了具身智能通用大脑,它能够通过“即插即用”的方式或简单改造应用于扫地清洁车、物流车、工业叉车铲车等传统专业设备上,让它们转变为无人驾驶设备。
记者在公司看到了一款清洁机器人,机身上装着摄像头、激光雷达,顶部位置插着一个方块——这就是拥有LPLM大模型的“脑袋”。只要说出“1号楼扫一下落叶”“路边有点脏,贴边清扫一下”等指令,机器人都能听懂,并且在复杂园区环境中安全、稳定地达到目的地。它遇到行人会自动让行、遇到障碍物会绕行,而且清扫效率提高约10倍。杭州亚运会期间,这款清洁机器人进驻物流中心工作,目前它还在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上海中心大厦等地运行。
“未来将是具身智能波澜壮阔的时代,人类会像拥有个人电脑一样拥有机器人。”这位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系的创业者,很早就怀有一个赛博梦——让机器插上人类智慧的翅膀。现在,他感觉自己越来越接近梦想。
转场 从自动驾驶到具身智能
在创立有鹿机器人之前,陈俊波是阿里达摩院“自动驾驶关键人物”。当时,陈俊波作为达摩院机器人实验室负责人,主导开发了“小蛮驴”无人驾驶物流机器人等重点项目。
“小蛮驴”在2020年云栖大会上首次亮相,并在2022年实现配送包裹超2000万个,刷新了国内末端无人配送的纪录。
然而,没过多久,陈俊波辞职创业的消息传出。与他一起创业的,还有几位机器人与AI行业的老兵,其中包括前阿里巴巴机器人CEO谷祖林。
“创业是有窗口期的,太早可能会死,再晚可能就没机会了。”陈俊波认为,“小蛮驴”项目让他看到了技术带来的业务增长,这是一个信号,表明创业最佳时机已经到来,“具身智能是一个被供给侧制约的行业,需求无处不在甚至非常庞大。我们在技术上能做到多好,意味着市场有多大。”
虽然是一家初创企业,但陈俊波所带领的核心技术团队已经深耕机器人行业近10年。
创业成果快速显现。很快,有鹿机器人以清洁机器人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但这种认识是不精准的——从成立第一天起,这家公司的自我定义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做的是具身智能大脑。
陈俊波很明确,自己要做的并不是某一款机器人,而是一个放到任何传统自动化设备上都能正常运转的通用机器人“脑袋”。
之所以推出清洁机器人,是为了给市场“打个样”,让大家认识到具身智能大脑的价值。面对市场上对AI价值的怀疑,有鹿机器人采取了一种直接的方式:自己掏钱购买扫地车底盘,把自研的大脑“装”进去,形成整机推向市场。
这一策略不仅证明了技术的有效性,也加速了产品的商业化。“看起来我们提供了一款完整的扫地机器人,事实上我们只是把原先由人操作的驾驶台换成通用机器人大脑。”陈俊波说,“通过控制变量,我们依旧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打造一颗真正的“大脑”并不容易,它不仅要有理解语言的能力,而且需要理解空间的能力。跟人类的大脑一样,左脑处理语言和文字,右脑处理空间和控制。
为此,有鹿机器人推出了LPLM模型,专注于提升右脑的空间和控制能力的训练,并结合千问大模型实现了完整的具身智能大脑。在技术方面,有鹿机器人已在国际人工智能顶级算法竞赛上为中国拿下了8个冠军,展现了中国科技企业在该领域的实力。
陈俊波对于未来的愿景清晰而坚定:通过不断积累的数据资源来优化模型性能,完成商业与数据的闭环,推动具身智能实现在真实物理世界中跟人一样思考、交互与工作的目标。这不仅是对技术和产品的追求,也是对未来生活方式的一种想象。
升级 将“火种”注入机器
将搭载LPLM 大模型的“脑袋”安装在清洁机器人身上,只是故事的开始。陈俊波的愿景显然更宏大:打造一款通用智能大脑,服务各种各样的机器人。
他反复强调了“通用”二字。“相比于开发单一场景下的完整产品,开发一个通用的智能‘脑袋’具有更大的社会价值。”他说,具身智能通用大脑不仅限于清洁机器人,未来还将扩展到挖掘机、铲车等传统设备上,为传统制造业带来智能化升级的新机遇。
陈俊波举了一个例子,江苏有一家国内最早开始做清洁设备的公司,同时是德国卡赫的全球代工厂。由于品牌力的不同,该公司自有品牌的产品与卡赫的产品售价相差很大,只能卖4万元左右。
借助有鹿机器人的具身智能大脑,该企业实现了从传统清洁设备到智能机器人的升级,产品以约30万元的售价迅速打开了海外市场,供不应求。
“从4万元到30万元,设备的价值提升了7倍。”陈俊波说,在国内,还有很多这样优秀的制造企业。有鹿希望通过具身智能大脑去赋能所有可能的设备,帮助国内大量优秀制造企业从价值链的底端攀升到价值链顶端。“我们认为,这是中国产业革命的一个重要机遇。”
为了加速这一愿景的实现,有鹿机器人于11月成立了具身智能大脑实验室。作为研发的核心基地,该实验室将肩负起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完成具身智能转型的重任。
此外,有鹿机器人计划推出3款面向市场的完整机器人,分别涵盖轮式机器人、复合式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具体产品上,轮式机器人就是已经推出的清洁机器人,复合式机器人的产品为外卖机器人,最后是人形机器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即将发布的外卖机器人可以自动取包裹、取外卖,在路上每小时可以跑20公里,并且能够在小区内自动按电梯、上电梯。
“其实这三款机器人都是围绕一个巨大的场景,就是‘到家’。”陈俊波介绍,这可以捕捉家庭市场的潜力,其次能够带来丰富的数据,“我们最终的目标还是人形机器人的赛道。”
车到山前必“有鹿”。这家人工智能新锐企业,正在具身智能的赛道上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