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引擎,它驱动着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为城市注入了繁荣与活力,重塑了一座城的独特风貌。
独特的高新气质与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基因互生互融,“国际滨”的“国际范”也吸引了数十万海内外人才来此创新创业,如今的高新区(滨江),发轫于运河时代开放包容、通江达海的文化基因仍在延续,与产业报国的城市理想相互交融,一幅描绘着“天堂硅谷、硅谷天堂”的壮美画卷正渐次铺开。
1/ 提高能级,在国际城市建设上迈向领先
2023年的金秋,杭州亚运会举世瞩目,“国际滨”作为这场盛会开闭幕式主会场所在地,实现了“亚运核心”的精彩蝶变。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后亚运”时代,一座“赛”“会”之城正徐徐走来——在杭州奥体中心网球中心(小莲花),2024杭州网球公开赛(ATP250赛事)激战正酣;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莲花),周杰伦、林俊杰、薛之谦、张杰等多位明星接连开唱,场场爆满;在滨江体育馆(小白碗),企业居民预约运动场地,全时段“秒杀”。今年上半年,仅亚运场馆“大小莲花”就举办了各类赛事演艺活动20余场,累计人流量超百万人次。
日前,银泰百货杭州奥体中心项目莲荷里正式开业,这意味着杭州奥体商圈将成为继湖滨、武林、钱江新城之后的第四大商圈,成为文商旅体深度融合的“网红打卡地”和消费新高地。
以奥体中心国家4A级景区创建为牵引,在“国际滨”,“演赛展商旅”联动的氛围更加“热辣滚烫”。为了听一场演唱会的潮汐人群,有了“逛吃杭州”的集聚地;在奥体中心健身或观演结束,去莲荷里的“网红”淋浴间洗漱,再到一旁配有化妆镜的卫生间化个妆后,就能美美地赴约了。
城市“焕新”的足印,也留在了白马湖畔。北至白马湖路,东西南均临占家湖的地块上,将建起一座高端度假酒店,建成后将提升白马湖片区乃至江南科学城的文旅产业发展。
将目光从滨江腹地转至素有滨江“西大门”的智慧新天地,8月初,这里迎来了包括法国包赞巴克事务所、莫非西斯建筑师事务所等5组来自全球4个国家的顶尖设计团队,他们为杭州江南科学城沿江片区实施性城市设计及建筑概念方案国际竞赛进行现场踏勘,目的就是要高起点规划建设杭州江南科学城,形成“三片筑核,两翼拓展”的规划结构,引领片区高质量发展。可以预见,一场有关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城市能级跃迁的“西拓记”将蓄势起航。
接下来,高新区(滨江)还将高标准推进城市国际化,打造更高能级国际大都市核心城区,比如,实施奥体国际商务区规划设计方案落地,加大对金融、律所等总部企业的招引力度,打造世界一流的滨水空间和高端总部集群;加快杭州江南科学城“三片两翼”建设,打造山水品质公园城、智慧城市新地标;实施城市更新试点,高标准完成全域街区“微更新”,推动街道全域未来社区建设。
同时,高新区(滨江)还将深入挖掘“一座古老土地上崛起的新城”文化内涵,以“西兴韵、长河头、浦沿潮”进一步推动文旅资源串珠成链;提升中国国际动漫节、杭州文博会等会展活动国际影响力。
2/ 民生优享,在美好生活共享上迈向领先
9月开学前,正泰安能数字能源(浙江)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小黎解决了一桩“烦心事”——3岁的儿子可以在公司附近的幼儿园上托班。“没有户籍限制,公司就近托育,上班路上顺便送娃上学,这对双职工家庭来说,真的是幸福感满满。”小黎说,火炬产业社区的成立,让她这样的企业员工也能享受到以前社区居民才能享受到的完善生活配套。
为适应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趋势,高新区(滨江)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嵌入城市功能,不断探索“产业+社区”治理模式,目前,全区已经成立4个现代产业社区,逐步推进全域覆盖,力争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现代产业社区发展格局。
在美好生活共享上惠及企业和人才,只是高新区(滨江)加速民生优享的一个生动剖面。在学校里,中小学生已经能在教室里躺着睡上美美的午觉;在高教园区的食堂里,周边老人不但能吃到暖心又实惠的饭菜,还能与朝气蓬勃的年轻人面对面,感受“老少同食”新体验。升级后的社区版“多代同楼”,促成15分钟生活圈内的“青丝银发”结对入户陪伴,年轻人只要提供一定时间的陪伴服务,就可以享受租房补贴、定点食堂就餐优惠折扣和免费的能力提升课程;在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嵌入式卫生服务站等服务,让职场人有了更多温暖相伴……
一把把“躺睡椅”,一个个托育园,一家家暖心食堂和一项项有关嵌入式服务的创新实践……高新区(滨江)持续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描绘出一幅幅民生共富的美丽画卷。
接下来,高新区(滨江)还将完善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实施机制,优化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推动“15分钟公共服务圈”全域覆盖;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优化以集团为核心的新型学区治理结构,创新嵌入式学区改革,探索“就便入学”教育服务机制,深化“托幼一体化”集成改革,打响以科教融合为特色的“教育硅谷”品牌。
此外,高新区(滨江)加大高质量文化供给,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增效计划,迭代升级“群众点单”文化产品配送模式,进一步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扎实做好文化特派员工作,提升基层文化服务的多元化和精准度。同时,该区还将擦亮“最美现象”品牌,推进文明观赛(演)全省试点工作,深化“滨滨有礼·文明四季”区域文明新实践,更好提升全域文明素质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