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童年 不能只有“陪伴师”

2024-06-06

本报评论员 王俊勇

近来,一种新职业“儿童成长陪伴师”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有的家长工作繁忙,日常无法陪伴孩子,就聘请专门的儿童成长陪伴师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儿童成长陪伴师主要陪孩子阅读、画画、做手工等,月薪通常在万元以上。

儿童成长陪伴师的出现,体现了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重要的环节。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启迪孩子的智慧、提高孩子的情商等有着重要价值。在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下,一些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陪伴孩子,请专职的儿童成长陪伴师协助进行家庭教育,也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探索,值得肯定。

聘请儿童成长陪伴师,重要的是严守“入口关”。儿童成长陪伴师的职责,远远超越传统意义上的保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家长对儿童成长陪伴师的要求,主要在于激发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引领孩子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养成健康的心理。这不仅仅只是形式上的陪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在精神思想上引领孩子的成长。这就对儿童成长陪伴师的知识水平、思想道德提出了很高要求。不过,儿童成长陪伴师是市场需求催生出的新兴职业,大家都在实践中探索,还没有形成明确合理的准入门槛。对此,家长和中介机构应当更加慎重,共同确定从业标准,包括学历学识、心理健康等,特别要把应聘者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放到首位进行考察,坚决把有虐待、性侵儿童等前科的人拒之门外。

另外,从亲情来看,儿童成长陪伴师再好,也不能代替父母的陪伴。孩子需要父母的亲情,这种情感的链接,任何人都无法代替。儿童成长陪伴师再好,也不等于父母可以心安理得地疏离孩子。繁忙的父母,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良好的家教家风,才能让孩子走好人生的起步之路。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为了孩子们的幸福童年,对于儿童成长陪伴师这样的新职业,有必要在实践中探索制定从业标准,并纳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监管。与此同时,父母也要给予孩子尽可能多的关心,亲情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