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选民在美国洛杉矶一处投票站投票。

波士顿一处投票站的工作人员在整理选票。
据新华社专特稿(记者 徐剑梅)如无“黑天鹅”式重大意外,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将是共和党籍前总统特朗普与民主党籍现总统拜登的“二番战”。
应当看到,已当过一任总统的特朗普,早就不是政治素人,“在以准现任总统的身份参选”。无论资历、资金、资源、团队还是筹备工作,无论对选民心态的洞察力还是对竞选议题的造势能力,共和党内无人能望其项背的特朗普,与民主党内没有真正对手的拜登,并无实质性差别。他们的重赛,将是两名都拥有白宫执政资历的总统候选人的较量。
从八年前的政坛“局外人”到如今几乎全面掌控共和党,“气势汹汹”的特朗普会如愿重返白宫吗?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今年总统选举两党初选以来,新华社记者在不同场合随机询问一些选民投票意向。他们屡屡提及特朗普的个性问题,其想法也是过去八年来美国民众支持或反对特朗普的典型理由。
支持特朗普的选民中,有人不喜欢特朗普的个性,却因为他兑现了竞选承诺,并期待他延续在保护边境、改善经济、开发资源等方面的政策而笃定会把票投给他。还有人既喜欢特朗普“治国如经商”的执政风格,也喜欢他“直来直去”的个性。
反对特朗普的选民中,有人把特朗普比作法西斯,认为选民支持特朗普只是需要获得安全感并保住既得利益。还有人说特朗普“太疯狂、自私自利”,并反感其移民政策。
眼下,特朗普在共和党内是碾压式存在。初选的最后一个对手、美国前常驻联合国代表妮基·黑利,也已于本月6日宣布退选。
2016年总统选举时,特朗普在党内被视为“踢馆”的“局外人”;2020年谋求连任时,他在共和党内无人挑战;时针走到今年总统选举,特朗普在初选过程中巩固了对共和党从草根选民到领导层的全面掌控,共和党已彻底沦为“特朗普党”。
特朗普重返白宫之路的法律风险也急剧减少。3月4日,联邦最高法院九名大法官一致认为各州无权取消特朗普竞选资格。此前,联邦最高法院还宣布将特朗普总统豁免权官司推迟到4月下旬审理,这意味着最终裁决或到总统选举结束后才出炉。
美国历史上,现任总统谋求连任时往往拥有决定性优势。不过,美国近期发布的主要民调显示,拜登比特朗普更不受欢迎,民众对其政策的看法比对特朗普政策的看法更消极。而2020年总统选举时,拜登民调支持率的平均值从未落后于特朗普。
与前两届总统选举相比,今年的氛围出现很多变化。2016年选举时,特朗普竞选集会动辄一两万人参加,全美各地成千上万人自发为特朗普做竞选宣传;2020年选举时,特朗普许多竞选集会改在篮球馆大小的场地举行;今年的情况是,特朗普竞选集会规模固然赶不上2016年,但据跟随特朗普“赶场”出售T恤、帽子等竞选宣传品的摊贩说,生意要比2020年好很多。
眼下,特朗普似乎锐不可当,但也只是“似乎”。八个月后的总统选举投票日,情势是否依旧如此?很多迹象表明:未必。每届总统选举各有其无法复制的情境。未来八个月,不可避免还会发生一些影响选情的事件。鉴于美国不断加深的政治极化程度,几个关键“摇摆州”的选情可能非常接近,这也是今年总统选举结果难以预测的主要原因。
特朗普制造了很多未解之谜。其中一个是,民主党人和美国媒体八年来反复求解为什么共和党选民执着忠诚于特朗普,为什么哪怕发生“国会山骚乱”这样的事件,哪怕经历两次弹劾、陷入四起刑事诉讼、总计面临91项刑事指控,特朗普也仍然不会“政治性死亡”。这种难以理解本身,也构成一个未解之谜。解开这些谜题,对理解21世纪美国社会和国家走向非常重要。(注:本文作者系新华社驻休斯敦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