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燧镜 林乾良捐赠
记者 孙乐怡
实习生 刘宬佑 通讯员 李元
作为穿越千年时光的太阳之镜,阳燧镜是中国古代先民智慧的熠熠闪光。早在西周青铜时代,它便以一种神秘而实用的方式,揭示了人类对自然力量的驾驭与利用。阳燧镜得名于《周礼》中的“阳燧”,寓意其能摄取太阳之精华为火,实则是古代版的太阳能聚焦装置。
《周礼·秋官·司垣氏》中记载“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这里的“夫遂”便是指阳燧,东汉郑玄注释进一步明确指出其为阳燧镜的原型。1957年,考古学家在河南三门峡西周虢太子墓中发现了这种青铜镜,前凹后凸,兼作镜用。1995年,考古学家在陕西扶风县周原遗址发掘出的青铜凹面镜,距今约3000年历史,镜面虽历经岁月洗礼,却仍能凭借阳光反射聚热生火,生动再现了古人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卓越工艺水平。
阳燧镜的设计匠心独运,形如满月抱阴,其内凹的铜质表面仿佛一片微缩的太阳湖,将万丈阳光集为一束炽热焦点,轻触易燃物,瞬间点燃生活的希望之火。阳燧镜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作为重要的取火工具,更是在古代祭祀仪式上扮演着神圣的角色,象征着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和谐统一。
林乾良先生作为青铜镜文化领域享有盛誉的学者与收藏家,同时也是西泠印社备受尊敬的“五老”之一,他以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人文视角,对铜镜艺术及其背后的文化意蕴进行了深入挖掘与广泛传播。
林老毕生致力于研究我国古代青铜镜的发展演变历程,他在著作《镜文化与铜镜鉴赏》中,创造性地提出了“镜文化”这一学术概念,对推动中国青铜镜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该书不仅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更推动了公众对传统铜镜文化的认知与鉴赏。
5年前,林老受邀参观杭州市燃气集团新建的绿色能源体验中心。该中心集科普教育、技术创新于一体,通过现代化展示手段,生动诠释了从古至今人类对清洁能源利用的探索历程。当林老目睹了以历史脉络展现的各种能源的利用方式后,不禁对阳燧镜所象征的古人智慧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在这次启发性的访问后,林老将自己珍藏的三面极具代表性的古代铜镜捐赠给了杭燃绿色能源体验中心。其中一枚铜镜断为唐代器物,凹面以黑漆古为主,凸面则黑漆古、银光与红斑、绿锈并存,质地厚重坚实。另两枚铜镜约为宋代和元明时期的古器物,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铜镜面貌。林老捐赠三面阳燧镜之举并非仅为传承文化,更是为了借古鉴今,提醒世人即使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仍需借鉴祖先们尊重自然、巧用资源的智慧,并将其融入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中去。
这三面跨越千百年的铜镜,在杭燃绿色能源体验中心焕发出了别样的光芒,它们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连接古今、启迪未来的桥梁。林老的慷慨捐赠,不仅丰富了绿色能源体验中心的馆藏内容,更为广大参观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感受中国灿烂历史中蕴含的可持续发展智慧,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公众对绿色能源理念的接纳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