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残疾人走上就业岗位

杭城又添无声饮品门店

去市民中心办事时,可以去光顾一下哦

2024-01-20

“无声奶茶店”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听障人士。 市残联供图

本报讯(记者 温欣欣 通讯员 陈刚)1月19日,来市民中心办事的小余发现,高德置地广场内新开了一家特别的店铺——熟悉的茶饮招牌上,多了一排“陌生”的手语标识。走进店内,她发现这家饮品店尤为安静,店内还放置了“您好、欢迎、堂食、外带”等常见的点单用语的手语引导牌。顺利点单并拿到饮品后,她打了“谢谢”的手语,与几位无声茶饮师“以茶会友”。

小余看到的这家店,就是刚开业的霸王茶姬全球首家“无声门店”。在这里,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听障人士。“在了解爱心企业的需求后,我们就助力展开了一系列招聘、培训,并牵线手语翻译等,用多元化的就业帮扶,促进残疾人高质量就业。”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就业科相关工作人员说。

44岁的茶饮师戴震雷是杭州人,在此之前他曾做过平面设计师、摄影师、手语翻译、咖啡师等工作。在市残联的推荐下,他加入这家奶茶店。许多相识的听障朋友得知他到“无声奶茶门店”工作后,专程来到门店看望。“好多老朋友专程前来,我感到特别开心和惊喜,也使我的工作面貌更加自信。”戴震雷表示。

茶饮师李志杰,则觉得自己在工作中收获了许多温暖:“最大的感受就是交到了很多新朋友,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渐渐有了更好的生活和更明确的目标。我们会更加努力,给大家带来满意的服务和体验。”

事实上,类似这样关注残疾人共富、助力其展示自强风貌的案例,在杭州并不少见。在知味观、王星记扇业、可莎蜜儿等多家企业,都能看见残疾人员工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的生活拨开云雾;在星巴克·手语咖啡厅、圆通·圆梦家园、海亮·融爱面馆、文汇·E职有你、杨绫子·赋能扬帆等社会协同就业助残项目的推进下,不少残疾人走上就业岗位,提升幸福感与获得感。

残疾人高质量就业的背后,是政策的坚实保障与就业帮扶体系的多元助力。去年,杭州发布《杭州市促进残疾人就业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推出残疾人就业增收共富十件实事,出台残疾人高质量就业评价体系和《残疾人就业服务规范》,多项政策助推残疾人乘上就业“春风”。同时,市残联深化“残联自助培训、社会化培训和用工企业培训”多元互补的培训体系,各类院校、机构推出社会化培训项目45个,资助250位残疾人获得技能证书,全市各用工企业组织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惠及1500名残疾人,全市133家公办残疾人之家共落实137个公益性岗位,按比例就业单位数和残疾职工数列全国地级市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