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老师和他的“放牛班”

2023-12-25

何老师和他的“放牛班”。

记者 戴维 摄影 蒋伟杰

什么东西越洗越脏?

什么东西越热越出来?

什么东西只上不下?

什么东西变化多样?

什么东西落入水中就不见了?

12月9日,周六,淳安文昌镇王家源村。“儿童之家”教室的黑板上,一串谜语在静静等待着它的主人。

出题人是79岁的何志尉老师。下午1点,何老师金属哨子一吹,十来个孩子风一样从四面八方跑回教室。

最难猜的是第二个谜语:什么东西越热越跑出来?有人说是寒号鸟,有人说是太阳,有人说“不知道”。

“这个东西在你身上,在你的头上,你能感觉得到。”何老师一步步启发。

立刻,有个女孩举手说,“是汗!”

何老师每周都要备课,为学生讲解一个新知识,比如什么是空间站,什么是航空母舰,什么是个人隐私。

“世界上只有3个国家有空间站,中国就是其中一个。现在就有3个航天员在天上呢。”

“空间站绕地球一天一夜转了多少圈,有谁知道吗?”

“是16圈!”

这些资料,都是何老师从手机上搜寻到,再一个个字抄下来,讲给这群8-12岁的乡村孩子听的。

何志尉老师,是淳安县文昌镇王家源村“儿童之家”的辅导员。

他在乡间教了四十年书,退休后又为留守儿童重执教鞭,用生命践行了“教书育人一辈子”的承诺。

今年,何志尉被光荣地评为第十九届杭州市道德模范。

那些留在老家的孩子,个个都是聪明的

“儿童之家”的前身,叫“留守儿童俱乐部”。它是由王家源村的两名退休教师何志尉和余樟润于2010年创办的,是淳安县第一个“留守儿童俱乐部”。最初地点在村里的大会堂。2012年,新建的村委大楼落成,村两委将一楼朝南的大房间布置成儿童教室,拨给了他们。

一个讲台,五排桌椅。两位老教师达成共识:那些留在老家的孩子,个个都是聪明的,只是父母不在身边,没人辅导,才荒废了功课。

(下转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