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鹤亭的外孙余朕哲翻出了当年母亲与表姨在石虎前的合影。

1978年国庆,胡延巨与儿子女儿在石虎前合影。
通讯员 潘珊 记者 俞倩
8月15日,本报刊登了《这只“活”在杭州人心中的老虎将恢复昔日风采》一文,向杭州市民征集与滴翠崖石虎的合影及故事。征集令发出后,大家纷纷给主办方发来珍藏多年的照片,讲述照片背后关于爱情、友情、亲情的各种趣事。
透过这只与杭州人有着深厚情缘的石虎,我们看到了杭州城市的变迁、看到了每户家庭的变化、看到了每个人的成长。
创作者的外孙讲述当年修虎趣事
上世纪50年代,著名民间工艺美术家陈鹤亭先生塑造了虎跑滴翠崖的这只石虎。得知虎跑要重新修缮石虎并征集照片,前几天陈鹤亭的外孙余朕哲也翻出了老照片。
他告诉记者,外祖父当年在创作时非常注重对石虎神态以及表情的刻画,老虎的身体、头部、爪子、牙齿,每个部位、每个细节都反复斟酌。通过缜密思考精心创作,在很多版手稿的基础上,外祖父最终做出了这只威猛逼真、神采奕奕的石虎。
石虎得到了百姓的赞誉和认可,也成了杭州一个标志性景点和文化符号,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拍照。
余朕哲说,关于石虎与外祖父,还有件不为人知的趣事。上世纪70年代,石虎的牙齿出现了轻微损坏,陈鹤亭受相关单位委托对石虎牙齿进行修复。完成修复后,外祖父在回家路上途经赤山埠下坡路段时,不小心撞到了路边的障碍物,把门牙磕掉了。“修好了‘老虎’的牙,却磕掉了自己的牙”,后来家里人常聊起这有趣的事儿。
“前段时间我特意去虎跑转了转,看看老虎,想想外祖父。今年也是外祖父诞辰100周年,刚好石虎修缮,家里人都觉得特别有意义。希望经过修缮的虎跑石虎能继续陪大家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
它见证了许多人的人生重要时刻
在征集到的老照片中,有许多特别有意义的合影。照片里,石虎是幸福的见证者,记录了孩子的成长、事业的成功、家庭的温馨、老友的相聚……
2014年3月,春暖花开,袁建国带着妻女到虎跑公园游玩。走到滴翠崖的这只石虎前,妻子提议父女俩拍个照。没想到,就此拉开了他与女儿在滴翠崖石虎前合影的序幕。此后每年3月,他们都会来这里拍一张父女照,至今已连续10年。
翻看这10年间的照片,袁建国特别感慨:孩子一年年在长大长高,自己则经历了长胖与减肥的过程,但不变的是一家三口的幸福美满。“以后,我们还会继续在这里合影。我和老婆想用自己最好的时光陪伴孩子慢慢长大。”
1973年4月,沈熔和从学校毕业,当时几位同学提议到虎跑以这只石虎为背景拍照,此后四人各奔东西,很难有时间相聚。今年4月23日,四个伙伴因50周年同学会相聚了,大家想起了曾经在石虎前的合影,就一起回到滴翠崖拍下了一张一模一样的照片。看着照片,沈熔和很激动,他在投稿中写下“50年,这是半个世纪的同学情”。
今年87岁的胡延巨寄来一张照片,是1978年国庆期间他带着儿子女儿来虎跑玩时拍的一张合照,儿子还幽默地摆出“虎口拔牙”的姿势,让大家大笑不已。如今,胡老每次来杭州还是会去虎跑走走。
征集活动继续进行中
投稿要求:照片清晰度高,如纸质照片需提供翻拍电子版(JPG格式),电子版文件命名为:“作品名称+作者姓名+联系方式”,另附照片故事。投稿须以文件包形式(含照片和短文)投至官方邮箱msqqjglc@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