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虹 运动+洗肺,“治愈”在“秘境”

2023-06-16

1

2

3

文/潘亮 管光前

听溪水潺潺叮咚作响,微风拂过,沁人心脾。品尝可口的农家菜,远望山峦,林青竹翠。初夏时分,在临安东郊高虹镇龙门秘境的猷溪之畔,久居都市的人们享受着“复得返自然”的宁静和愉悦。

周末,室外气温已逼近30℃。贯穿高虹镇的大鱼线通往龙门秘境村落景区的路上已然是“人从众”的节奏。挂着“沪”“浙”牌照的自驾车成群结队往大山深处“钻”。“垄上行”森林小木屋前的猷溪里,划皮划艇的、打水仗的、临水自拍的……直把猷溪挤成了无插足之地。

一条猷溪自北向南,串联起高虹镇大山、龙上、石门三个村落,沿线群山环抱,山居错落有致,风景如画。四年前,三个村还是大山深处的寻常村落,随着“龙门秘境”村落景区的创建与发展,如今,城里的游客一拨拨来,村里的年轻人也回村创业,成了“秘境”“逐梦人”,越来越多的乡贤为高虹带来了资源和流量。

秘境逐梦

“还乡者”中,走来一位登过大舞台、见过大世面的乡贤——中国摔跤队教练、奥运会铜牌得主盛江。

前两天,趁着带省摔跤队队员来临安亚运场馆观摩全国U17国际式摔跤锦标赛的间歇,盛江带着他的摔跤界好友来家乡临安高虹镇石门村,看绿水青山,逛石门老街,吃农家小菜。为龙门秘境村落景区聚人气、打名声,为高虹乡村旅游贡献流量和消费。

此前的“五一”前夕,盛江还为自己的家乡张罗了一场“长三角摔跤精英赛”。来自江、浙、沪、皖、赣的5支古典式摔跤运动队35名摔跤高手在高虹同台竞技。为小镇百姓奉献了一场国际水准的高水平赛事。“亚运会马上就要开始了,我把这场赛事引到高虹,用意在于为家乡百姓普及一下摔跤运动,等亚运会在家门口举办的时候,能够看出个门道来。”盛江说。

一时间,因攀岩运动出圈、成为“网红”的高虹镇,“荷尔蒙”指数一路走高,“运动小镇”的名片不擦自亮。

就在盛江忙里偷闲为家乡高虹引流造势的同时,另一个“顶流”张天志也在忙着为高虹擦亮“运动名片”。他前两天刚从柯桥亚运攀岩测试赛回来,给自己昔日的弟子作现场指导,眼下,又策划着在高虹狮子山搞一场高水平的全国攀岩大赛,进一步打响高虹攀岩小镇的知名度。

“新高虹人”张天志14年前就读于浙江农林大学,是校攀岩队的骨干,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随队来到龙上村的狮子山,对狮子岩“一见倾心”,直至后来把自己的攀岩事业“铆定”在狮子山上。2018年,高虹镇打造“龙门秘境”村落景区,张天志辞去了省市攀岩队教练职务,来狮子山下租房建民宿、修建攀岩场馆,开展攀岩培训、研学、夏令营,举办攀岩赛事……助力高虹打造攀岩小镇。

短短几年工夫,狮子山已成了华东地区公认的攀岩“朝圣地”,每年有数万人来狮子山攀岩。客流给攀岩小镇带来了商业流,龙上村的民宿、农家乐由四年前的3家,增加到30多家。“去年村集体收入达到50多万元,带动村民就业收入近百万元。” 龙上村党委副书记盛均说。

民宿农家乐的骤增,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引导它们朝着良性、多赢、有品质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同质化恶性竞争?高虹乡贤——“秘境”乡村运营师娄敏“出场”了。

她将“命运共同体”的共富理念导入村落景区运营,将景区内的各民宿、农家乐进行“旗舰式”“品牌化”管理,统一导入装修设计格调、统一店招标识、统一管理营销、统一服务标准。对民宿主集中开展职业技能、厨艺烹饪、待客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建立了集网上查阅、订购、服务于一体的数字化服务平台,与各“旗舰民宿”分享、分流客源信息,且不收取“介绍费”。娄敏介绍,实施“连锁”经营后,各“旗舰民宿”的游客接待量和销售额至少提高了60%。目前,龙门秘境景区内,已共有6家“垄上行”系列民宿,年收入普遍在20-40万元。“今年,我们计划再增加15-20家品牌连锁民宿。”娄敏介绍。

娄敏还把当地炸油墩粿、制酱、吊酒、篾匠等有一技之长的老手艺人“盘活”起来,让他们在石门老街“活态”呈现传统手工艺。收入归手艺人所有,娄敏还给他们发工资。此外,娄敏还与当地的村民、种养殖户、农产品企业“捆绑”经营农产品,由景区统一销售,受益分享。龙门秘境运营三年多来,累计带动200多位村民“家门口”就业。

秘境寻源

盛江、娄敏、张天志只是近年来“两进两回”到高虹的诸多乡贤和“新高虹人”代表。

人杰因为地灵。

高虹是临安古县治所在地,从东汉建安十六年到南宋景定三年,时逾千年之久。古县治高陆位于猷溪与仇溪两水汇合处,凡冲击平原,必然土地肥沃、宜居宜耕。

沃野之上梧桐繁茂。

近年来,高虹镇先后以创建浙江省农村综合改革集成示范区、美丽城镇、“秘境寻源”县域风貌区为契机,本着“建好一个风貌区、富裕一方老百姓”的创建理念,在石门、龙上、大山三个村集成打造“龙门秘境”村落景区。镇村干部上山下乡、夜以继日,合力推进治水拆违、庭院美化、古建筑保护、石门老街改造、狮子山攀岩基地建设等40余个基础设施提升项目,推进建设木公山高山蔬菜基地、大山梯田美丽农业产业园、农家乐“微改造,精提升”等十余个“文体农旅”融合项目。全力打响“百年古村落、千年大梯田、万年峭岩壁、亿年巨石阵”的乡村旅游品牌。

在政府悉心扶持、娄敏积极作为“双力”驱动下,龙门秘境创建了“垄上行”高端民宿连锁品牌,推出红色研学、森林康养、梯田观光、啤酒派对、观星露营等文旅经济业态,让夜经济唤醒大山的沉寂,激活“秘境寻源”的烟火气。在木公山蔬菜基地打造“云上菜园”,整合田园艺术、科技种植、线上线下销售、农文旅体验、全程质量追溯等多个维度,实现“园区变景区”“经验变算法”“产品变礼品”“体验变流量”的“云上四变”,农产品附加值得到了极大提升。

人才引领+乡贤聚力+数字化赋能,龙门秘境“久居深山人未识”的米、菊、茶、笋、菜、酱、酒等土特产“飞”出大山,走向市场。

“龙门秘境”开张三年多来,累计吸引青年、新乡贤40余人回乡创业,引入社会资本1.5亿元。共计接待游客63.5万人次,带动农产品销售2000余万元,村集体增收427万元,村民人均增收6000余元。

“龙门秘境”先后获评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传统村落、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浙江省攀岩特色小镇、杭州市热门网红打卡地等荣誉称号。“两进两回”、美丽乡村建设和村庄运营经验受到省委有关领导的批示肯定,在全省推广。

秘境共富

“秘境”好做法被领导点赞,还在全省推广,其中究竟有哪些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我们为您一一揭“秘”“秘境”背后的共富故事。

“秘境寻源”给龙上村村民带来了“共富茶”。

就在前两天,盛均刚从上海回来,他带着村里的“定云白茶”参加上海国际茶业交易博览会,获得了优质奖。龙门秘境开业以后,村里成立了茶业合作社,开辟了2000亩茶园,去年总产值1000多万元,受益社员有30多户。

“秘境寻源”给石门村村民带来了“共富酒”。

看着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石门村酿酒师童文庆建起了酿酒作坊,用山泉酿制的米酒,清香甜爽。“游客不仅要带走,还快递到全国,没想到旅游发展好了,还能让我的酒走出大山,一年收入有十多万!” 童文庆介绍,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已有十多户村民跟着学酿“共富酒”。

“秘境寻源”给大山村村民带来了“共富米”。

该村将数百亩梯田打造成“大粮仓”,由娄敏和村集体共同经营优质高山大米。大山村党总支副书记余兴荣介绍:“大山村的梯田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水稻光照充足,每斤能卖到10元钱,去年,村集体增收30万元。”

“秘境寻源”给“秘境”村民带来了“共富民宿”。

今年以来,在家“赋闲”多年的石门村“老支书”边志荣又忙碌了起来。儿媳孙莉莎辞去了城里的工作,将自家农家乐改造成为格调清新的高端民宿,开业不久就迎来一波上海游客。看着民宿的生意越来越好,边志荣也闲不住了,主动给儿媳妇打下手。边志荣感慨:“年轻人回来运营,就是不一样!原先八十块一天的农家乐,现在在她们手中可以做到一千块!”龙门秘境改变了石门村,也改变了边志荣家的生活。

石门村党支部书记潘小月介绍,龙门秘境村落景区运营以来,三个村的农家乐从20多家发展到125家,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和乡贤回乡创业。村里成立了农家乐民宿业主互助合作组,大家共享资源和客源,村民从乡村振兴中收获了可感可及的共富红利。

近日,浙江省委社建委公布全省60个共同富裕实践基层观察点,高虹镇龙上村名列其间,将成为观察和评价全省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成果的“细胞单元”之一。这是继1984年龙上村成为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之后,龙上村的“身份迭代”和“使命晋升”。未来40年,共同富裕在龙上村将会呈现哪些幸福场景?透过龙门秘境建设4年来给龙上村带来的巨大变迁,我们有理由对下一个40年龙上村的共富图景满怀期待!

1大山村梯田

2石门老街

3狮子岩已成了攀岩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