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安入城口

青山湖绿道

苕溪两岸

锦城街道广场舞大赛
记者 管光前 通讯员 陈蓉
千年前,吴越国王钱镠衣锦荣归,写下了“三节还乡兮挂锦衣,碧天朗朗兮爱日晖。功成道上兮列旌旗……”的豪迈诗篇。
千年后,在昔日钱王还乡走过的功臣山麓,因为一个亚洲盛会的即将举办,衣锦城里披锦绣,锦城街道的“家门口”正在打造“陌上锦门”。
“陌上锦门”究竟有何景致?我们且沿着“锦绣河山”“衣锦还乡”“前程似锦”的“打卡”顺序,透过“锦门”,看衣锦城的悠悠过往、精彩当下、美好未来。
锦绣河山 衣锦城里披锦绣
锦门之美,首美在门户。离亚运会开幕还有百天,临安入城口已经美不胜收:
高速互通附近的湿地湖泊,水清岸绿、风动荷摆、鸥鹭翩跹;元宝山、笔架山下,树木森蓊、芳草萋萋、花开似锦。夜幕降临,“锦门”内外,灯火灼灼、霓虹变幻、流光溢彩。
临安区锦城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眼下,临安入城口正融入亚运元素、钱王文化、园林景观、灯光夜景等多重元素,在“文化、序化、洁化、美化、亮化”中提升改造,展现“陌上锦门·钱王古韵”的别样魅力。
为彰显亲民理念,高速出口、钱王塑像下的元宝山公园不光做了扩容,还改造成开放型的绿地,市民可自由进出拍照打卡、驻足观景。通过对入城口两侧山体进行绿化梳理补植、林相优化,营造出举目见景、移步换景、满眼皆景的视觉景观。
结合青山湖综合保护治理和横溪湿地公园建设,临安还对高速互通外、青山湖入湖口周边5万余平方米的湖岸、绿地进行了美化彩化,将杭州亚运会会徽造型植入绿地花木之中,营造盛迎亚运、拥抱亚运的浓厚氛围。
通过对收费站、两侧山体、路侧建筑以及钱王雕像等重要节点进行亮灯和夜景优化,勾勒出建筑轮廓和山体线型,流淌着古韵与诗意兼具、怀旧与新潮混搭的梦幻之美,随手一拍全是“大片”。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
穿过“锦门”,登堂入室,浙江十大最美绿道——青山湖绿道迎客来。漫步在青山湖绿道,时而明媚,时而朦胧;时而幽深,时而豁展;时而生活,时而野趣……不管是半亩方塘,还是碧波浩渺,都会让伏案之劳荡涤在天光云影之间。
好景引来八方客。如今,这条杭州地铁16号线上的最美绿道,每年吸引了近30万客流,使湖畔“渔村”琴山蓝湾成为绿道打卡客们在“夕阳下微醺”的人气网红。
沿绿道逆流而上,苕溪之畔“不夜天”:
苕溪两岸,健身漫步、豪唱劲舞,桥头夜话、家长里短,酌酒饮茶、欢谈言笑,行商坐贾、南来北往……倾城而出的市民直把夜幕下的苕溪变成了新时代的“清明上河图”。
带着孙女,在熙来攘往的苕溪绿道上散步,张阿姨的手机突然没电,她快步走向前方的临水健康公园,到初心驿站借了充电宝,从漂流书架上拿了本书看。孙女则在一旁的儿童乐园荡秋千、滑滑梯、玩敲打乐器……
在苕溪边,像临水健康公园这样的兼顾着“全龄”服务理念“嵌入式”惠民设施还有不少。
过去这一年,锦城街道在苕溪之畔的河岸绿地、街角路侧、桥下空间等“金角银边”建设“服务型”驿站、“嵌入式”健身设施、“星级式”卫生设施、“惠民式”文娱设施累计50多处,新增公园3个累计3.37万平方米绿地……多维链接构建人、景观、建筑与场地空间整体协调的城市风貌。
苕溪之畔,最具人气的“全龄”休闲打卡点当属临安人民广场。历经前后两次“变形”,这方苕溪边的昔日鸭塘,精彩蝶变为广场TOD。
全“心”亮相的临安广场,以丘园、山谷、森林三重意境改建,建设集商业、交通、休闲于一体的下沉式地铁商圈。地面部分形成开合有致的山水园林空间,导入“全龄”服务理念,营造了一个老幼皆宜、可憩可游、可运动健身的城市中央公园。在广场,打太极、跳排舞、嬉喷泉、刷半马……中青老幼均可找到属于自己的“乐子”。 全“心”亮相的临安广场成为“苕溪锦带”传统风貌样板的点睛之作。
衣锦还乡 吴越风起衣锦城
环山之水必有其源。探究一座城市的魅力,历史文化是重要的“年轮”。
临安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奠基人、吴越国王钱镠的出生地和归息地,厚重的吴越文化底蕴是临安打造“陌上锦门”最重要的依托。
欲探究吴越钱王文化,临安博物馆是必往的打卡点。在临安博物馆,看临安1800多年的沧海桑田,听“一剑霜寒十四州”的悠远回响;移步前往新近落成的净土寺遗址,到吴越佛教研学营地寻访“东南佛国”的梵宫佛刹、晨钟暮鼓;在城市书房的书香中享受宁静自洽的午后时光。然后,沿功臣山游步道拾级而上,打卡功臣塔,访吴越旧事,俯览“吴越名城·幸福临安”的万家灯火。
伫立功臣塔往北远眺,临安的历史文化轴线沿塔山路穿越古今,直抵太庙山。这条轴线上,正在打造彰显临安钱王文化和吴越国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新地标——吴越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简称吴越遗址公园)。
呈哑铃状布局的吴越遗址公园串联“陵-城-寺”,沿塔山路构筑三大片区、36个节点项目。目前,以钱王祠修缮为核心的太庙山区块一期已建成开放,功臣山区块净土寺遗址(含城市书房)已于今年“五一”落成开放。
眼下,临安正结合历史景观改造,挖掘、激活、再现城中渠、衣锦营等历史遗存和文化记忆,沿塔山路打造临安悠久历史传承区和吴越文化集中展示区,彰显临安吴越名城的独特魅力。
逆着时空隧道回到当下,借着星月之光缓步下山,夜幕下的净土寺庄严肃穆。启动汽车引擎前,建议折返净土寺,领略大文豪苏轼《宿临安净土寺》时写下的“微月半隐山”的空灵与静好。
如果“隐山微月”有些幽冷,“转场”吕家弄是个不错的选项,这里的烟火正“撩人”。
纵观临安城市发展脉络,衣锦街曾是这座城市的原点,与衣锦街仅一路之隔的吕家弄则是昔日衣锦城的坊间。然而,昔日的吕家弄,却占着半城烟火味。《徐霞客游记》曾用“环会反差盛于城”形容当时的吕家弄繁盛。抗日战争时期,吕家弄遭遇战火重创,沦为临安城里的一条寻常巷陌。
2021年,锦城街道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创新运用“五重”更新机制,对吕家弄进行道路整修、立面仿古改造、夜景亮灯和文化节点的植入,使吕家弄在“重修”“重构”“重置”中“重获”“重生”,成为“锦城·幸福里”的市井文化IP、“夜经济”网红打卡地、最具烟火气的新坊巷。
徜徉在吕家弄,烧烤摊前的孜然香、麻糍铺里的叫卖声、奶茶店前的长龙,与七彩变幻的霓虹、三五成群的宵夜客,交织互融,蒸腾出微醺满足的市井烟火气。
前程似锦 携老扶幼向未来
枕着吕家弄的烟火睡去,在弄口临安大厦钟楼的整点报时声中醒来。站在钟楼眺望临安城,玲珑山下、青山湖畔、苕溪两岸,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大道通衢纵横铺展、鲜花绿地掩映其间。
撤市设区以来,临安高举“旧改+”大旗,累计改造10个区块316万方老旧小区。其中,锦城街道9个区块287万方。过去四年间,锦城街道不断加大旧改力度、不断提升老旧小区基层治理精度、不断释放民生实事惠民温度。截止目前, 9个“旧改”区块均已完成,惠及居民18803户,衣锦城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
“旧改”完成后,隐匿在“簇新”民居背后的另一个民生痛点接踵而至——无物管小区。锦城街道植入未来社区建设理念,将大物业作为“后旧改”破题之策,在完成“旧改”的无物管密集小区设立两个大物业服务中心,设置数字化远程监管“小脑”, 远程服务无物业小区的民生冷暖。“小脑”前方与住户手机相连,住户有大情小事,均可通过APP向“小脑”求助,由后台接单、派单,通过线下管理人员的动态巡逻和服务中心的应急处置,实现“街区化”“大物业”管理。
共同富裕,需要着眼未来“谋全局”,更需要着力当下“谋一域”。近日,锦城街道新民里社区成功创建成为省级未来社区,就是为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最小单元打样。
新民里社区南苑小区是临安区首个实施“旧改”的小区。完成旧改后,新民里社区依托南苑小区“一路小跑”向未来。围绕服务“一老一小”,与粮食局幼儿园共同打造“婴幼儿成长驿站”,为辖区“小友”提供育儿指导、亲子活动和临时托管等服务;配备老年人托养床位,设立“嵌入式”微医养诊所,开展日间照料综合养老服务,实现“老小”同空间共享天伦。
为解决老年人吃饭需求,本着“党建统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老人实惠”的理念,打造“小二食堂”,采用智能结算系统,实现“刷脸吃饭”“刷脸支付”。同时,还为7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送餐服务,服务覆盖周边10个社区,赢得居民一片赞誉。
设立数字驾驶舱,开发“E锦慧”小程序,为居民提供“云服务”,居民动动手指就能参加协商议事、在线获得各项服务。推动“数字天目医享”进社区,引进无感支付和“云诊室”等数字化设备,将“云诊室+云药房”开在百姓家门口,开展远程医疗、双向转诊服务,居民不用出家门,就能进行“面对面”问诊以及云药房开药取药。
亚运会是杭州向世界全面展现“两个先行”标志性成果的重要窗口。在省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的征途上,透过“陌上锦门”,看衣锦城的如歌岁月、精彩当下,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