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城区体育中心 李忠 摄

市民中心旁布置的亚运小景

清波街道“亚运青年V站”

南星里·幸福邻里坊街角的花卉“瀑布”
让世界透过“上城之窗”领略杭州精彩
——上城区委书记 章燕
坚决落实省委三大提升行动和市委打好亚运攻坚仗部署要求,锚定“韵味客厅、好客主人”定位,全力冲刺、奋战百日,最高标准打造“一街一品”“韵味百巷”“花满上城”体验阵地,以全域精雕绣出城市颜值;最快速度推进社区网格大走访、环境品质大提升,以全面覆盖营造浓厚氛围;最大范围汇集“百个阵地”“千支队伍”“万场活动”“十万笑脸”,以全民参与点亮城市形象;高质高效推进赛事侧和城市侧各项工作,让世界透过“上城之窗”领略杭州的独特韵味、别样精彩。
记者 李婷婷 上城微融圈 李佳
氤氲江南芙蕖,萤萤仲夏之梦。
风轻扬,待出发。竖立在湖滨步行街上的心形倒计时牌告诉我们,距离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还有100天了!
精彩赛事,近在眼前。城市的变化,更是可感可及。作为杭州的“客厅”与“窗口”,上城乘亚运之势,锚定“韵味客厅、 好客主人”定位,全域推进“三大提升行动”,以“绣花功夫”推进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城市风貌品质、治理水平、文明程度。
一个个项目从“纸上”落到“地上”,一张张笑脸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一朵朵鲜花展现中心城区窗口形象——把它们串联在一起,也点燃了上城全民迎亚运的喜悦和热情。
全域扮靓城市颜值 匠心提质绣杭城
从踏入主办城市的“第一印象”,再到赛场内外的氛围,八方来客感知亚运,并不局限于赛事本身,还包括城市颜值。
调色、铺底、勾勒、填色……一笔一画间,学士路、将军路、国货路、羊血弄这些大街小巷“跃然”于中山中路一侧的涂鸦墙上,为这条市中心的道路,装点上了浓浓的文化味。家住东平巷社区的孙兴宝老人乐呵呵地说,“原来这里就是一面白墙,时间长了还发霉发黑,现在用画笔装点,顿时变成一道风景了!”
中山中路是古时御街,不过近年来随着“旧城改造”的大力推进,最近的中山中路更让人眼前一亮——陈旧、破损的屋檐结构被修复,店招保留中式古典建筑风格“修旧如旧”,路边街角的“碎片空间”被利用起来,设置了各种景观小品……同时,街区还按业态划分为“醉湖滨”“忆市井”“享生活”三个区域,按照高品质街区管理标准,展现了繁华商圈外“小乐胃”的生活场景。
中山中路是上城打造“韵味百巷”中的一条。今年以来,上城区深入开展“匠心提质绣杭城”专项行动,精雕细琢“四条风景线”,即绣“美丽家园”风景线、绣“杭韵街巷”风景线、绣“畅行交通”风景线、绣“花满杭城”风景线,希望打造一批体现亚运文化、地域特色、前沿科技、亚洲视野等元素的精彩城市地标性景观,成热门打卡地。
其中在绣“杭韵街巷”风景线方面,上城区计划打造百条有历史、有故事、有精神、有业态、有特色的韵味街巷,目前中山中路改造已经完工,柳营路、三衙前、荷花池头、旧仁和署、劳动路等多条街巷已开工建设。
此外,上城还通过亚运道旗、亚运景观小品、亚运视频展播、夜景灯光等多种传播形式,在钱塘江岸、杭州东站周边、德寿宫遗址博物馆等地也换上了“亚运主题系列新装”,全方位营造“可见、可感、可知”的亚运氛围,努力以城市环境“品质度”换取人民群众“满意度”。
全力提升城市治理 亚运红利又上新
傍晚时分,丁兰街道北城枫景园南面的丁兰体育公园灯火通明,正在这里举行的篮球赛热力四射,前来打球的居民你来我往,呼喊声此起彼伏。
这处改造提升的长睦板块嵌入式运动场,面积约5000平方米,是同时拥有网球场、门球场、5人制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的综合型运动场馆,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空地。场馆负责人汪磊说,体育场每周一到周五会根据不同项目设置免费开放时间段,例如篮球场在下午4点前免费,其余时间按照同档次的商业性场馆七折收费。“这既满足了惠民利民的初心,也满足了专业化、市场化竞技体育的需求。”汪磊说道。
这是丁兰街道大力推进嵌入式体育场地建设的成果之一,也是目前上城区内利用城市“金角银边”打造的最大的嵌入式体育场地,如今已成为附近居民争相“打卡”的运动健身新地标。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借着此次筹办亚运会的契机,上城始终把民众的获得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大力推动嵌入式体育场地建设,把城市空间的“边角余料”变为全民健身“金角银边”。比如彭埠街道艮山运河球场、杨柳郡未来社区亚运主题公园、望江街道徐家埠公园嵌入式体育设施等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截至目前,上城已完成各类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面积4.65万平方米,共新增187个嵌入式体育场地。
除了让市民能够在家门口享受运动带来的健康与活力,上城还发布了首批“星级博物馆”,以提升民众文化生活品质。
作为宋韵文化、吴越文化、钱塘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和南宋皇城大遗址的所在地,上城文脉绵长、底蕴深厚,辖区内文博资源得天独厚。该区首发的“星级百馆”地图里,包含了杭州博物馆、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夏衍旧居、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等百家博物馆,涵盖名人纪念馆、艺术类场馆、非遗类场馆、红色文化类场馆、传统文化类场馆等九大类型。在上城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看来,这是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希望杭州亚运会期间可以吸引更多游客打卡上城。
全面浓郁亚运氛围 展现共创新图景
看得见的是城市形象在变,看不见的是群众精神也在变。在参与亚运筹办过程中,上城的管理者与市民群众,都在用包容开放的胸怀、热情周到的服务,来呵护这场体育盛事。
“杭州的志愿者太热情了,我就问了一下河坊街怎么走,他们不仅告诉我路线,还帮我介绍了街上的著名景点,很贴心!”吴山广场一角,离地铁站几步之遥,有一个蓝白色调的小亭子。这是清波街道打造的“亚运青年V站”,志愿者正在窗口给过往的市民游客提供咨询服务。
志愿服务是办好亚运会的重要保障之一,也是展现提升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平台。今年,上城将在全区建设24个各具特色的依托式和岗亭式的“亚运青年V站”,形成一批规范化、专业化、国际化的青年志愿服务阵地。眼下,四季青街道的“钱江新城核心区亚运青年V站”以“花”为媒,通过志愿者接力值班,设置“为亚运加油”宣传展示、“‘益’起亚运”服务项目、“笑迎亚运”打卡等功能,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和活动;望江街道的“日信国际广场亚运青年V站”,是由核酸亭“变身”而来,该站点积极培育青年城市志愿者队伍,为市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城市志愿服务。
据介绍,目前上城已打造完成18个“亚运青年V站”,夯实300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志愿活动16000余场。青年志愿者们用知识与技能、热情与真诚,以真心迎亚运,用行动筑上城。
这场盛大的体育赛事,点燃了上城建设发展的激情,也营造了全民参与、支持亚运的浓厚氛围。最近,“扮靓阳台·花满上城”主题活动正在该区范围内开展得如火如荼,辖区内的角角落落都换上了夏日童话般的“花皮肤”,太阳花、小雏菊、月季花散发出勃勃生机,令人赏心悦目、无比惬意。另外,在湖滨步行街上开展的“爱杭州·笑迎亚运”活动也得到众多市民游客的参与,一个个关于“爱”和“美”的故事被凝缩成一张张照片,绽放在西湖边的3D笑脸墙上,“笑脸照相馆”等装置也点燃了大家喜迎亚运的热情。
如今,行走在上城的大街小巷,“运动氛围感”总会与人们不期而遇。而这场亚洲的体育盛事,也将让更多人感受到上城另一面的精彩。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上城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