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晨宝马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鹤轩博士
文/郭兰英
当下,如何“加快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无疑是中国乃至全球制造业都须直面的课题。作为全球汽车行业翘楚,BMW的作答:在BMW iFACTORY生产战略指引下,BMW致力于以数字驱动质量管理创新,全面助力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
4月12日,BMW 携手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在沈阳举办的“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与质量管理创新研讨会”上,华晨宝马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鹤轩博士表示:在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引领方面,BMW秉承“电动化、数字化、循环永续”的战略方向,携手中国伙伴共同推进中国汽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无质量 不豪华” 全价值链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强国战略明确,企业应在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促进质量技术创新、加强质量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华晨宝马技术和生产高级副总裁昆硕表示,BMW建立了贯穿全价值链的质量管理体系,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理念,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标准与流程,保证每一款交付给消费者的都是高品质的豪华产品。
BMW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理念,全价值链的质量管控体系贯穿了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和服务流程。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了研发、采购、生产一体化的独特优势,三方组成质量管理小组,统一协作、统一标准,高效决策、快速解决问题。以车辆实际生产过程为例,一旦被监测到潜在的质量风险,质量管理小组迅速启动实施预防性管控,同时根据风险评估情况决定管控范围,确保不合格的零件或车辆不会进入下一步。同时,质量管理小组在生产现场和供应商开展“质量追溯”。可是要保证全球统一的品控,仅仅管控好“看得见”的生产线显然不够,还有更复杂的 “看不见”的管控工作协同作战。目前,BMW 在中国有超过460家本土供应商,在正式开展合作前,供应商均需通过BMW “质量和零缺陷理念”等考验。
iFACTORY生产战略 树立智能制造行业典范
为实现全球生产网络一体化的愿景,也为电动时代的生产网络转型提供有效解决方案,BMW iFACTORY生产战略应运而生,该战略聚焦于“精益”,“绿色”和“数字化”。2022年6月开业的沈阳生产基地大规模升级项目(里达工厂)是这一战略的最新例证。
为实现精益生产,在里达工厂车身车间的缝隙检测工位,不仅使用了检测精度达到正负0.03毫米的精整线人机协作机器人(MRK),同时还会将监测数据同步传输到总装测量站进行分析检测。绿色,BMW iFACTORY战略的核心,其中绿色生产是BMW 全价值链绿色转型中的重要一环。以里达工厂为例,首先用材,从2023年中期开始,BMW沈阳生产基地量产车型已逐步使用河钢的低碳汽车用钢。其次,BMW还与华友循环实现了国产电动车动力电池原材料闭环回收。“数字化”是通过创新地应用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和虚拟化,BMW的生产正变得更快、更准确、更透明,实现前所未有的高质量水平。里达工厂的总装车间,控制中心与设备之间每分钟多达60万次数据交互,实现了预防性维护,保证高质量生产。
只有生产真正高质量的豪华产品,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赢得、留住和满足客户。扎根中国近20年来,BMW始终致力于为消费者、地方社会和行业创造价值,践行“家在中国”的承诺。未来,BMW将继续通过全价值链的质量管理体系、助力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与质量管理创新,全面助力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