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边晓丹 陈栋
上周末,“猴子叔叔”带着他的“南极大冒险”,再次来到科学松果会。在浙江图书馆里,他向300多位“果冻”及家长分享了他最新的南极科考故事,带着大家搭上了前往南极的神奇列车,一起探索这片神秘的冰川大陆。
南极夏天的极昼有点“热”
“猴子叔叔”是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张海峰,风趣的语言、丰富的知识、亲和的表现力,让张海峰受到了“果冻”的喜爱,并收获一个外号“猴子叔叔”。截至现在,他已经参加4次南极科考和1次北极科考。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南极就是一个极寒之地,夏天的南极气温在-25℃至-30℃。但南极极昼时,24小时不会落下的太阳,会让你体会到什么叫“冰火两重天”。“猴子叔叔”说,无风的日子,头顶的太阳,可以热得让你光着膀子,走在冰面上都不觉得冷。
南极大陆上有不少冰洞,“猴子叔叔”因为好奇便钻进洞里一探究竟。结果洞里腥臭难闻,全是企鹅拉的便便。最要命的是,在洞里待了短短几分钟,只穿了单薄打底衣的他就被冻麻了,已经动不了了。“我赶紧叫其他队员拉我出来。”“猴子叔叔”提醒,和冰面接触的地方都很冷,虽然空气是温暖的,但是脚下的冰是实打实的冷,脚上的装备绝不能少。
中国人把种菜种到了南极
南极科考的旅途,漫长而艰辛,从国内出发带去的蔬菜很快就吃完了。在漫漫的海上旅途,只能吃各种冷冻食品为主。到了南极后,伙食得到了很大改善。“我们中国人很会种菜,在科考站的温室里,蔬菜、水果都可以种出来了,青菜可以不停割不停长。”
想要在南极种菜并不容易,南极这里温度太低,而且缺乏土壤,因此只能进行无土培育。人工菜园除了无土种植,还要考虑到阳光的影响,缺乏阳光的南极通过光热发电设备帮助植物生长。不过种什么菜,怎么种,种植期间应该怎样照顾植物都有严格的标准,由于南极地段特殊,所以种菜这件事有着严格的限制。生长周期短、栽培简单、产量大的蔬菜是南极种植生产的主要选择,例如生菜、白菜、黄瓜啥的。
“猴子叔叔”告诉大家,他去温室的时候,里面只有一根黄瓜了,还被人严加“看护”。不过,他还是想办法“偷”到了这根黄瓜,和队员们一起分享了。他说,“这是我吃到过最好吃的黄瓜。”
等“果冻”们长大可以亲自去发掘
南极科考,一路上有趣的事情不断。但南极科考并不是一件美差,科考队员肩上承担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和责任。
几天几夜连续不停作业,人累到随时可以倒下。穿越魔鬼西风带时经历的滔天巨浪,需要绑着自己才不会从床上跌落……这些经历,对于在场的“果冻”们来说,可能难以共情,但是“猴子叔叔”在讲座上分享的故事都已经深深地刻进了大家的心里。
“经历过4次南极科考,我深深感到,人在海外,祖国永远是我们坚强的后盾。”“猴子叔叔”话音刚落,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古老神秘的大陆,总有讲不尽的故事和解不完的问题。“猴子叔叔”的讲座只是揭开了南极大陆的“冰山一角”,更多的秘密,或许得等“果冻”们长大后,亲自去发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