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沫
喜树:蓝果树科喜树属落叶乔木
喜树的果实有相当高的辨识度,球形的头状果序像一个冠状病毒,每一个突起就是一枚小翅果。这个果序球起初是绿的,而后变黄,变黄后的小翅果就像一个个小香蕉,所以喜树在民间又有野芭蕉的别称。《植物名实图考》里把喜树叫作旱莲,是因为秋天整个果序掉落在地上,形似莲花。总之,喜树的果别具一格,令人过目不忘。
我也是因为果实认识喜树的,时常散步的余杭塘河游步道边有一棵高大的喜树,到深秋,一颗颗带着长长果柄的果掉落在地上,独特的外观让人不注意到都难。于是,我就记住了这种树干端直、高大挺拔,叶子油亮亮地绿,叶脉深刻,果实像小香蕉的乔木。
喜树的名字也讨人欢喜,爱讨彩头的古人,将喜树种在门口,叫作开门见喜,将它与合欢种在一起,叫作欢欢喜喜。据说,这个讨喜的大名是由著名植物学家蒋英定的,作为《中国植物志》的编委之一,当年在命名这种树的时候,蒋英教授问学生你们喜欢这棵树吗?学生们都回答喜欢,于是蒋教授便说那就叫喜树吧,于是在1977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中就以“喜树”命名。
喜树浑身都是宝,它全身各个部位均含有喜树碱,是一种具有广谱性的抗癌物质,喜树碱及其系列生物类抗癌药在医学上应用十分广泛。
在杭州,能看到喜树的地方除了植物园,还有是葛岭路,很难得把喜树作为行道树。另外,就是前些天,去长乐林场,入口处便是一排高而挺的喜树,让人心生欢喜。
注:【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旱莲(即喜树)生南昌西山。赭干绿枝,叶如楮叶之无花杈者。秋结实作齐头筩子,百十攒聚如球,大如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