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邓吴徐赵名印解读

2022-11-13

文/唐存才(西泠印社理事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邓石如《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自明朝文彭开创篆刻流派印风后,邓石如以“印从书出”的理念创作实践于篆刻艺术,从而带来篆刻个性化章法、刀法的特征强化。

后世称邓石如为“皖派”领袖,朱文印《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即是邓石如传世经典代表作品。此印是流派印中以对角呼应构成整体章法的典范,邓氏巧妙地将“江与尺”,“声与断”二组笔画疏繁悬殊之字置于印面对角从而形成险中安稳的格局。尤其邓氏将左边“断岸千尺”外边框破损处理,加剧了文句带来的视觉想像,更营造出印里印外的遥相呼应。此印另一特色是邓氏利用石料经火变幻的色泽界面作边款,极似赤壁之图,是以邓石如《江流有声断岸千尺》朱文印堪称明清流派印中绝妙神品。

吴让之《南阳邓氏鸣谦珍藏》

综观晚清印坛能真正意义上实践“印从书出”且以刀代笔纵横于印石方寸之间者,非扬州吴让之莫属。

《南阳邓氏鸣谦珍藏》白文印当是吴让之印风经典的代表,此印八字章法排列似古代篆书碑额,取规范端庄格局以分布文字,而于字体则尽显吴氏篆书婀娜典雅、秀逸隽美的笔意。此外,吴让之似在不经意中以字体部首大小间的留红形成整体视觉上虚实关系却又处处和谐统一,篆书笔意的灵动又使印面规范安稳中充盈着丰富与变化。

徐三庚《日有一泉惟买书》

清时民间流传有:“事冗书须零碎读,日爱评书兼读画,日有一泉惟买书,鬻及借人为不孝。”徐三庚《日有一泉惟买书》细朱文印内容源出于此。

徐氏篆书将婀娜委婉之风演绎到了极致,其次在印面上以刀表达出明清篆刻艺术从未有过的这份吴带当风的爽利感,毫无疑义,徐三庚用独特的书风刀笔探索突破前贤的印风藩篱,此印即是徐氏新印风的代表作品。又此印多字章法排列的穿插挪让,用刀紧贴篆字线迹的方法对今日印坛创作中寻求创新探索有着重要的启示价值。

赵之谦《赵之谦印、长陵旧学》(两面印)

晚清赵之谦综合皖浙两派之长且在邓石如“印从书出”的基础上提出“印外求印”的印学思想,并以敏锐的视野汲取各类金石碑版文字入印,为后世篆刻艺术的发展开辟出一条崭新大道。

此两面印为赵之谦自用,白文“赵之谦印”取法汉铸印,以对角虚实呼应排列出印面章法,线条遒劲中见雄强,其中印字上部作斜线状,呈得平整中寓奇崛。朱文印“长陵旧学”则是赵之谦典型印风,印文均衡排列的基础上以柔婉曲线构成惟美意蕴的篆法,且以赵氏冲刀完美地表达在方寸印面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