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米
1
上周末,我带着我家两岁的柯基犬小七,去了一场聚会。
聚会地点放在了径山的小古城村里,原来是一个户外露营烧烤的场地,被包了下来,成了近三百只狗狗欢乐的海洋。
城里去的车停了一路。村里有不少中华田园犬,跑来跑去,大概也没有见过如此庞大的出游阵仗吧。
场地里可以松掉绳子,让三百只柯基自由溜达转圈。
一些喜欢凑热闹的“社牛”小狗钻来钻去,带着主人从这儿到那儿,只要眼神够真挚,光是零食就能吃到饱——甚至还可以挑肥拣瘦。
我家狗就是“筒儿将军”(杭州方言,外出社交恐惧的意思),在现场自我放飞,只喜欢东看西看,不爱互动,离我不超过20米。我乐得自在,躺着看天空里的云卷云舒。未几,就有好奇的别家小狗凑头过来看你,宛如一个“你醒了啊”的可爱表情包。
这真是完美无负担的一天。
2
活动有一个走秀环节,我是“佛系家长”,啥都没准备,但我前面一个小姐姐用一张床单把自己打扮成了“幽灵”,给狗狗准备了一对翅膀、“小恶魔”发箍,嘴里叼着根三叉戟,用心至极。
现场的柯基们着装风格五花八门,有白雪公主风、萝莉风,还有的“家长”会给狗狗准备各种装饰品,简直是拉风至极。
宠物经济早就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门类,每一件宠物用品价格其实都不便宜,但主人们都乐意掏钱买单——我是个一看到要“扫码关注”就放弃的人,但也会为了家里的狗狗们,去扫码关注一些公众号,领一些可爱没用但它们喜欢的小赠品。
数据更为直接:去年“双十一”,在全网交易额同比增速为12.2%的情况下,天猫宠物食品及用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00%,京东宠物品类销售额增长超过3.5倍。艾媒咨询预测,2022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将会达到4936亿元,同比增长25.2%。
曾经有人说:“我自己抠抠索索买衣服等打折过季双十一凑单还得让卖家包邮,给我家猫买罐头和猫粮,价格都不看,眼都不眨,直接下单”,下面引来无数“猫奴”们的点赞,因为说出了他们的共同心声。
为什么?
很大一部分年轻人都离开家乡,在异乡打拼。他们住在不大的房子里,每天单程通勤时间超过1小时,下班只来得及点那种预制菜外卖,工作让生活圈子越来越小,单身未恋爱,距离朋友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养宠物前,房子可能只是一个空荡荡的容器,冬天冰冷夏天酷热。但有了宠物后,很多人的房子里变得有生气有活力,有了一些家的感觉。一些不能对别人说的话,可以在撸猫撸狗的时候说:这场景有点令人心酸,但的确有用。
那些心灵鸡汤文会这么说,你的世界里不只有宠物,但宠物的世界里只有你。我愿意看成是一种双向的奔赴,你为了它们努力工作赚粮食和零食,为了它们要早点回家。推开门的瞬间,如果没有得到它们的热烈欢迎,还会产生自我拷问:是我没有照顾好它们么?但其实只是它们懵懵懂懂睡过头罢了。
好在大部分时间,它们会在那个固定的点在门口等候,开门时激动转圈圈,或者喵呜叫几声。每天准点接收到这种满满的爱时,工作后的压力与通勤后的疲劳都会被部分缓解。
现代都市变得越来越大,但属于个人的空间越来越小,我们有时会迷失在这个巨大的都市里,宠物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你区别于别人的标志,成为你维持住自我,让你醒来觉得“我依然是我”的那个存在感。
3
如果非让当代年轻人选一些标签贴上,“恐惧社交”会成为很多人的首选。
小时候,父母总是鼓励我们要多和别人交流,多认识朋友,现在,九零、零零后在反“内卷”“整肃职场”的同时,却在社交上把自己“卷”了起来。
地铁上放眼看去,口罩加耳机是标配,有人还会加一个帽子,甚至走路都是低头看手机,并不是手机上有什么东西值得一直看,可能只是害怕与别人产生眼神的交汇。
人始终是社会性的动物,总是需要与别人产生一些连接的。大型公司入职的时候,把创建这种连接叫“破冰”,再早一点的叫法是“团队拓展”。
对个人来说,这些连接的中介可以是游戏,可以是偶像,也可以是宠物——相较前两者而言,用宠物做连接,更是一种人畜无害的选择。
在大草坪上,我在一块角落里铺上野餐垫,旁边已经有个妹子,也是自己带着狗狗,垫子上摆好了食物和玩具。她的眼神里,可以看到一丝紧张,躲闪游移。
破冰,是从我拆开零食,她家那只穿着公主裙的柯基闻到食物味道跑过来蹭吃开始的。她娇嗔着骂狗狗嘴馋,我说没事,喂了两口后,这只“菠萝皮”就黏在了我的野餐垫边上打转转。
不多久,边上又多了垫子,两个女孩子带着一只圆滚滚的名叫Lucky的狗狗,坐下休息。Lucky爱吃还护食,不停地在谄媚讨吃和瞠目怒吼之间变脸。
我们边撸狗边聊天,话题自然地从狗狗吃的狗粮、胖了怎么减肥开始聊起来了。
很放松,这个时候我们之间的代号就是“菠萝皮的妈妈”“小七的爸爸”。所有的社会标签、生活工作,都不会涉及。聊天时也不会想着“这个话题会不会冒犯到别人”“这个观点是不是太功利性”,因为关乎宠物的话题就已经聊不完了。
多年前香港TVB电视台有一部《宠物情缘》,古天乐和宣萱在里面演了一对因为退役警犬而在一起的情侣。现在,在朋友圈里看到过不少婚纱照,都是带着宠物去拍摄的,有些婚礼还特意派家里的宠物上台送钻戒。
我想,这种因宠物建立起来的连接,最大优势就是安全感,彼此认识初始,不必聊太多个人的东西,宠物可以是一个最佳切入话题,聊对路了再慢慢深入,不合适可以安全退出。
4
小时候,单元楼的二楼住着一对夫妻,他们没有孩子,但却有一条小小的狗陪着他们。邻居们“轧三胡”聊八卦,说到他们家的狗晚上是上床睡的时候,总是上下嘴唇一碰发出那种不屑的“啧啧”声。
现在看来,那对夫妻无意间走在了时代的前面,他们比很多人更早地懂得情感的寄托是不分物种的,得到的正向回馈才是你继续爱下去的最大动力。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让我们学会了包容和尊重。
尊重,是不养宠物的人尊重养宠物的人的选择,不会认为只养猫狗不结婚是一种新时代的堕落与无所事事。
尊重,也是养宠物的人尊重那些害怕猫猫狗狗的人,在出门遛狗时主动拴绳,捡拾排泄物。
有不少朋友问过我,养什么样的狗狗好?我一般都会问他们几个问题——
你做好了养狗的心理和生理准备了吗?
你知道一旦养了之后,它起码会陪伴你十年,你能接受吗?
你养的狗狗未必有短视频里那么可爱聪明,甚至看病花的钱比人还多,你会依然爱它吗?
在这些尖锐的问题面前,有的人退缩犹豫了,也有人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宠物,开心快乐。
我们与宠物之间的关系,本来就应该是这样一种温柔、互相选择的双向奔赴。我们在它们身上看到了人生的预演,它们在我们的眼中看到了“我的世界需要你”。
图片摄影 马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