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知海棠苑效果图

燕语海棠轩效果图

燕语海棠轩鸟瞰图

月映海棠园效果图
文 / 许晓蕾
一抹“海棠红”浸染了城北的天空。
10月16日,绿城“海棠三子”之一的燕语海棠轩在四季度第一波供应潮中完成了第三次开盘,1689组家庭争夺234套房源,中签率只有13.85%。
在并不火热的楼市,在并不“中心”的勾庄,海棠着实瞩目。
统计显示,自7月28日首开以来,海棠已经接连推盘9次(不含正在登记项目),推出房源2368套,累计报名登记超2万人次,触发社保排序4次,平均中签率仅为13.64%。而且,不到100天的时间里,累计销售额已经突破100亿元,创下淡市中的热销佳话。
以产品驱动销售、以销售促进规模。海棠为证,绿城正用卓越的产品力和强大的品牌背书,再次印证“唯有实力可抵御周期”的行业规律,为杭州楼市注入信心。
不仅是城北的海棠三子,城东的燕语春风居、城西的汀岸晓庐、城南的汀岸芷兰等一大波新盘已经就位,这一抹“海棠红”正向全城各处蔓延。
以实力抵御周期波动
在海棠进驻之前,勾庄的上一波热度要追溯到2018年——华润以36亿元底价竞得勾庄地块,随后宣布在此打造杭州第二座万象城。待其住宅部分售罄后,热度就开始下滑,直到今年7月,才重新“登顶”杭州楼市话题榜。
有人说,这是因为绿城运气好,地铁通了、万象城要来了,板块优势被更多人看见了。
这两个因素当然不可否认,但却不能说是“海棠热”的全部。溯其本源,这是一次由投资布局、产品创新、高效运营、品牌口碑等多维度构成的成功案例,也是公司战略理念的实践。
“百日百亿”热销只是结果。除了布局和品牌因素外,海棠在生活街角、归家小院、地下光厅等方面的创新应用,以及前所未有的周转运营效率,都是促成“海棠热”的重要支撑。
有了成功经验后,海棠的运营理念在更多项目生根发芽。
我们能看到绿城的产品主义依然在持续——比如,在周边项目屡次流摇的情况下,晓月和风凭借户型优势吸引客户,首开中签率77.52%、去化率超9成。
我们能看到绿城的运营效率在不断提升——比如,9月中旬才拿地的闲林、庆隆项目都已完成建前规划公示,耗时分别为14天和17天。
而且,相比产品力和运营力,绿城在大本营杭州还有一项无可比拟的优势——与城市共建共生的能力。最好的证明,就是让不少人为之惊艳的亚运村桂冠东方城。
在勾庄亦是如此。海棠不仅遵循良渚整体规划,量身打造一款公建化立面;还通过街区的折角退让,打造虚实结合的半开放空间,柔化城市边界,为更亲密的城市关系创造基础。良渚则以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作为回报。这是一场绿城与杭州的“双向奔赴”。
未来继续乘势而进
这一轮“海棠热”不会是绿城的个案。在8月底的中期业绩报告会上,绿城管理层很笃定地表示,即便是在充满变数的市场,绿城依然大有可为,尤其是在大本营杭州。
管理层的底气来自绿城前些年的布局和调整。
从战略层面来看,绿城坚信品质是穿越周期的砝码,也是长期价值的体现,所以必须坚定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主义理念不动摇。无论市场好坏,同等条件下,以绿城为代表的品质房企一定是购房者的第一选择。
在此基础上,公司还成立了绿城中国客研委员会,牢牢抓住“最懂客户”和“最懂产品”两大支点,通过对敏感点的研究,形成客户群像描述,让产品和服务与时俱进。
强化优势的同时,绿城又补齐了短板,夯实投资布局、运营效率基石,能在短时间内将好产品推向更广阔的的市场。
海棠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它既是淡市中的一颗耀眼明珠,更是为行业指向的灯塔。需知,“精准布局-创新产品-高效运营”才是波动市场中的破局之道,只有与市场共振的产品才能获得青睐。
在杭州,绿城早已越过了“专注高端”的标签,一步步将“小众精品”扩展为“大众精品”,丰富的产品体系覆盖了更多杭州购房者的需求。
从城市布局来看,绿城早已不局限于寸土寸金的市中心,而是深耕城市的各活力中心。如今的在售项目和待售项目,不仅深耕在传统的滨江、申花、之江,也分布于新兴的勾庄、星桥、南卧。
深耕便意味着理解和延续,绿城正试图为不同区域的购房者打造与之契合的优质产品。
在新一轮项目中,未来科技城的汀岸晓庐将延续湖境云庐的洋房情结,以低密和纯粹的大户型拥抱改善;金沙湖畔的燕语春风居将延续春风金沙和湖上春风的“传统”,肩负起绿城对产品的思考和创新,打造下一代度假社区……
新一轮的“百亿计划”也已渐渐浮出水面。结合沁园、杭樾润府等“红盘”的开发经验,绿城将在申花打造一个全新的25万平方米大盘,项目就在起价800万、但中签率只有11.36%的揽云锦绣里隔壁。
以申花的热度和绿城的“战绩”来看,这势必会成为下一个“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