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干:黄金十字轴的新跃迁

2022-10-14

记者 金婷婷 萧山微融圈 杜黎炜

城市中轴线,不仅是一种建筑美学,更能诠释一个区域的发展维度。

本世纪初,当市心路“跨过”北干山直抵钱塘江南岸、金城路开启东伸的建设轨迹,两条十字轴交汇处的北干街道,成为萧山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前沿阵地。

就如丝绸之路成就了繁荣长安,水运时代成就了千年京杭大运河,这条十字轴同样成就了北干。从田间乡野到城市中心,这片19.8平方公里的热土已拥有44幢楼宇、1万多家企业,7家商圈综合体流光溢彩成为新潮青年聚集地,这些画面一起构成了独具北干特色的城市封面。

站在“黄金十字轴”的新起点,萧山北干街道开始了从城市化到现代化的新跃升,以党建为统领,对标现代社区六大体系,积极探索建设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努力创建全域领跑现代共富示范街道。

一轴一点 创优高端产业新生态

楼宇是北干最璀璨的封面。

2000年开始,随着市心路、金城路沿线的第一批商务楼宇拔地而起,“北干高度”不断被刷新。如今,北干已形成以金城路、市心路、博奥路为核心的楼宇服务业集聚区,辖区内共有商务楼宇44幢、商贸综合体7个,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总部企业将北干作为进入萧山、落地杭州发展的首选地。

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在为北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在城市的有限空间里,作为萧滨一体化前沿地和“兵团”化会战协同区,北干通过城市发展扩面带来的“天时、地利”,以风情高新科技园、北干科创园、东南科创园“八大产业园区块”为“轴”,以华利生物医药研发制造中心、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产业园、泰岳数字港等前沿优质项目为“点”,创优高端产业生态。

与此同时,北干还将当地厚重的工业遗存与前沿的文创园区融为一体,让“工业锈带”转变为开放共享的“生活秀带”。

五七路口,即如今萧杭路与金鸡路的交叉口,是老北干人的“工业记忆”。去年年底,位于该路口附近,由萧山火车西站农资仓库蜕变而来的浙农·东巢艺术公园开园,文艺范儿十足,很快成为萧山的“网红”打卡地。而今,与之相邻的又一处文创园区——“五七公社”正在紧锣密鼓地改造提升中。

“文创产业的经济密度虽然没有科创产业高,但能用较短的时间、较小的成本提升地区的辨识度和吸引力。”北干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由原杭二棉纺织厂职工宿舍区块改造而来的棉北里文创项目也将带着集聚高新技术文化产业的基础平台焕新归来。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北干各商务楼宇、商贸综合体实现财政总收入11.7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6亿元,分别占街道总量的73.4%、70.1%。

亮眼的数字背后离不开一套有温度的楼宇生态系统。近年来,街道积极探索“楼宇智治”新模式,在全区开创性设立了“楼宇社区”,并把党组织建在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经络上。这些“竖起来的社区”增强楼宇单元的党建共建、网格治理和企业服务能力,优化升级“北干楼宇数字驾驶舱”,全力打造“区域党建联动联建、企业诉求在线直达、商圈热点实时回应、企业服务高效及时”的现代楼宇治理模式。

一街一坊 打造美好生活共同体

相较于城市主干道上的熙熙攘攘,广德社区共富街上的烟火气,则“最抚凡人心”。

就在上个月,随着广德净菜市场正式营业,由广德小区东侧3500平方米配套用房改造而来的共富街逐渐揭开“面纱”。未来,这里还会植入社区食堂、健身房、百姓超市、银行网点等功能布点,最大程度满足居民各类生活需求。如果是第一次走进广德小区,你一定想不到,这是萧山区首个城市拆迁安置小区,房龄已超20年。

在距离广德社区2公里处,由安置小区塘湾名苑和城市小区白马御府、国宸滨府三个小区组成的塘湾社区是杭州市首批拆迁安置房提升类未来社区创建项目。对标未来社区场景,社区立足北海塘遗址,建设文化步行街,打造未来邻里场景;依托“社区医养智慧平台”,打造多功能健康服务为一体的未来健康场景;即将建成的文博幼儿园将为社区的未来教育场景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广德和塘湾是北干推进现代社区建设的一个缩影。作为萧山城市化的先行者,北干已先后完成11个村社、 6443户居民的回迁安置任务。目前拥有45个城乡社区,类型多、场景全。面对社区形态多样、人口结构复杂、居民需求多元的实际情况,单纯通过改善社区基建、提高外在颜值,已经无法满足居民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

“主城区不是老城区的‘将来式’。”在北干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冠丰看来,在全省推进未来社区建设的背景下,面向人民幸福美好家园这一新目标,需要更多的“经营思维”直面空间治理与人文需求的挑战。

“共富街”和“民生坊”正是北干的创新尝试。按照计划,北干街道将在辖区布局建设11条“共富街”与29个“民生坊”,打造功能完善、业态齐全、居商和谐的美好生活共同体,实现可持续的“有机”发展。

不同于“白纸作画”,老旧小区的有机更新,束缚更多,难度更大。因此,这些美好生活体的打造都非“大拆大建”,而是对小区公共用房、村社配套用房等空间改造提升,在“螺蛳壳里做道场”。

具体来说,“民生坊”通过小区空间深挖潜、微更新,嵌入式满足居民“缝补、理发、洗衣、修理、托育、休闲”等日常需求;“共富街”立足社区配套用房,面向居民服务端,统筹一老一小,将汇集净菜市场、健身房、百姓超市、银行网点等场景组团,因地制宜融入都市微制造等生产功能和艺术打卡地等美学空间,实现生活化、科技化与艺术化的有机融合。

按照“现代化先行、数字化重塑、个性化定制、多元化参与”导向,北干还启动了“全域现代化共富社区建设三年行动规划”编制,围绕居民需求、社区资源、数字治理、除险保安、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厘清不同类型村社发展路径,有效做强共同富裕基本单元。

一社一品 绘就共建共治“同心圆”

在北干,除了楼宇商业综合体、社区服务场景“综合体”,另一个亮眼的“封面”就是集成办事、调解、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党建综合体。

近日,总面积达12000平方米的北干街道党建综合体正式亮相。推门而入,映入眼帘的是原木色挑空高墙书架,彰显美学与人文内涵的空间打造,拉满艺术氛围感。这里以“街道行政副中心”为定位,将便民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大综合一体化”智慧中心、“一网统管”智治中心等12项功能集于一体,还有集阅读、咖啡、文创于一体的多元 “共享文化体验空间”。

既有“颜值”更有“内涵”。这个党建综合体也是北干全域智治的“中枢大脑”——北干街道“一网统管”智治中心。不同于原先的“四平台”,这里融合了综合行政指挥协调中心、应急指挥中心等,是一个综合性的智治中心,对非警务类“110”警情事件和群众求助,能做到30秒应答、5分钟到达现场、2小时内处置完毕。

党建工作难点在基层,亮点也在基层。近年来北干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着力于服务阵地打造和队伍建设,以“数字化”引领,聚焦楼宇、物业治理、旧区改造等领域,当地探索“邻聚力”红色物业、“360民情圆桌会”、“北极星党建联盟”等多个基层治理新品牌,走出一条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下的基层治理创新之路——这些回应人民群众身边的社区治理痛点、难点的“北干实践”,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为共同富裕奠定治理基础。

基层治理现代化,更需要全民参与。为了聚合力,找到接地气的治理路径,北干街道各个社区还因地制宜推出了基层治理品牌,激发社区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激情。

在广德社区,“广至德”服务品牌愈发深入人心,“一核二联多元化”的为老服务保障体系,不断提升辖区内老年人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在天悦社区,“一楼道五员”的联络体系让社区治理更高效协同,文化家园创建进一步赋能居民美好生活;在湖滨花园社区,以星矩阵”特色组织为代表的“1+3幸福治理”模式,持续擦亮“党建统领、星耀湖滨”治理品牌;在塘湾名苑未来社区,数字化应用场景则成为最大特色,城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在工人路社区,不断丰富幸福“工同体”品牌服务,开展多项适老化服务,破解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勇于先行、敢于先试,让城市拥有生生不息的澎湃动力。肩负萧山主城区核心板块和深度融杭前沿阵地的使命,北干正全力推进城乡社区现代化建设,打造人民幸福美好家园。未来,一个更具想象力的城市形态,更具现代化的数智治理,更具烟火气的社区氛围,将成为北干的全新“封面”。

本版照片由北干街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