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创造劳动教育新场景 助力杭州打造“工匠摇篮”

2022-09-27

本报讯(通讯员 孙亚飞 张义修 周曦 记者 王泽英 史俊杰)成立省内高校首个“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中心”,举办“劳模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组织万名师生进一线基地实践……作为一所扎根杭州的大学,近年来,浙大城市学院屡创杭城劳动教育新场景。昨日是杭州第四个“工匠日”,该校举行第一届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联盟高峰论坛,百名劳动教育专家共话劳动教育改革,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劳动教育按下“快进键”。

“离开劳动的劳动教育,是不可想象的”“现在高校里不少课程都严重滞后于社会实践”“劳动教育不应该是蜻蜓点水的摆拍,而应该建立长久性的课程体系”……专家们不仅直言当前高校中存在的劳动教育痛点,还不断为劳动教育研究和发展输出“金点子”,为促进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结出“金果子”贡献“智囊”力量。

劳动教育,正成为浙大城市学院推进“五育并举”教育改革的一张靓丽名片。校长罗卫东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希望通过搭建这一崭新平台,汇聚全国各地、各界专家的智慧,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发展实际,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新时代劳动教育重大问题研究。

据了解,接下来,浙大城市学院将继续积极探索大学生劳动教育发展新机制和新模式,在与杭州的深度合作中勇于创新,搭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宣传、学习、交流、展示平台,鼓励学生走进杭州、了解杭州、贡献杭州,把城市作为学校大课堂、大实验室,指导学生在融入地方发展实践中长见识、增才干。

除此之外,“工匠日”当天,还有不少高校推出新举措,营造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为杭州打造“工匠摇篮”助力。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携手钱塘区总工会,成立了劳模工匠学院,学校将依托“校企共同体”办学优势,深化与钱塘区的战略合作,系统构建工匠人才培养体系,高水平打造工匠学院、工匠书院、工匠研究院、工匠文化博物馆、工匠培训中心和工匠科普教育基地,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奋力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工匠人才。

相关新闻

“我和劳模工匠面对面” 茅以升实验学校师生学习“工匠精神”

本报讯(通讯员 徐志斐 记者 胡鸿)昨天上午,茅以升实验学校的学生们正在教室里制作航模飞机,几位男生将完成的作品拿在手里,准备试试看自己制作的飞机能飞多远。而此次给孩子们上课的老师,是上城区关工委科技服务团的王佐洪。作为“我和劳模工匠面对面”的嘉宾,浙江省劳动模范朱学军、“上城工匠”林罗胜也一起走进了茅以升实验学校。

林罗胜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铜雕技艺中的成长经历。朱学军则介绍了自己从初出茅庐到一步步成长为一名人民满意的好法官的成长之路。同学们总结出“工匠精神”是精益求精,是执着坚持,是突破革新,更是家国情怀。学校“小工匠”孙晨怡和任依洋也在现场介绍了自己的科技创新获奖作品。

活动前期,学校也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工匠活动,例如,利用晨会向学生介绍工匠劳模的事迹,开展“工匠精神”主题班会和桥梁作品展,用各种形式感受“工匠精神”。

工匠传道 共谱匠心 杭燃集团举办师徒结对活动

本报讯(见习记者 温欣欣 通讯员 范凌洁)昨天下午,在杭州市燃气集团第四届工匠传道日系列活动上,一场特殊的“拜师仪式”十分瞩目。“浙江工匠”沈卫国、董志明,“浙江建设工匠”占林峰、殷一珍和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特种设备学院燃气(能源产业)班的学生进行“师徒结对”,将杭燃集团“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薪火相传,为城市燃气保障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

据悉,此次师徒结对延续了杭燃集团内部一直以来的“学徒制”传统。活动现场,“浙江工匠”“杭州工匠”余号德带领沈坚、许增军、章建华3名徒弟举行誓师,他们将备战第二届中国长三角地区燃气行业职工劳动技能(燃气具安装维修)创新立功竞赛。

“师徒传帮带的传统在我们集团内部一直有,让年轻学员有人教、有人指导,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面对新徒弟,沈卫国十分开心。

“干这一行,就要上一线,肯吃苦,多实践,这样的师徒结对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之中,我希望从师傅身上学到更多专业技能。”学生夏林说。

活动现场还为“余号德燃气具安装维修技能大师工作室”升级版进行了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