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葛晓路
通讯员 杭建宣
100天,全力攻坚推进18个快速路项目74公里,目前全部具备通车条件,迎亚运城市道路建设攻坚行动总体完成,快速路网建设四年行动计划进入收官阶段……
成绩,鼓舞人心;成果,来之不易。
为了提高效率,莫干山路提升改造工程大规模采用全预制装配式技术,大大缩短了工期;三墩互通上跨杭州绕城高速采用钢混组合梁跨线施工,把工期从两个月缩短到6天;风情快速路(金城路—湘湖隧道)桩基施工采用国内较先进施工工艺,保证桩基质量和地铁1号线运维安全……
“越是艰难,越要勇往直前;越是困难,越要坚定不移。”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对标对表省党代会“两个先行”目标,在新的共富赶考路上,持续推动全市城市路网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加快形成与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的城市综合承载力。
如何让市民尽早享受畅行?
开创实践“搭积木”一样建高架桥
“莫干山快速路通车后,我从良渚出发到拱墅区上班,方便快捷多了。”体验了半个月的畅行后,市民俞初生激动地说。6月12日,经过七百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斗,亚运会配套工程杭州市莫干山快速路顺利建成通车。
莫干山路提升改造工程(石祥路—绕城北线104国道收费站)全长约5.5公里,采用“高架快速路+地面主干路”形式。作为杭州市城市快速路网中的重要“一连”,该工程联络留石快速路与绕城、中环,联通拱墅区、良渚新城,是亚运会保障项目和都市圈县市入杭快速通道的骨干道路,对构建城北区域快速路网体系、提升大城北区块交通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正因其重要的联通地位,为了既快又好地完成项目建设,让市民更早享受畅行,莫干山路高架桥采用装配式施工,成为杭州市政项目中首个大规模采用全预制装配式技术的桥梁工程。
装配式技术有什么优点?
“全预制拼装结构就像搭积木一样,将高架桥的墩柱、盖梁、箱梁等主要构件在后场工厂预制好后,再运输到项目现场进行吊装拼接,大大减少了现场作业。”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心公用项目建设处处长陈润军介绍,采用这种装配式工艺,粗略估计每日施工效率是传统现浇桥梁建设的7倍左右,可使莫干山路改造提升工程整体施工时间缩短约6个月。“大量作业在后场完成,将施工对既有道路和市民出行的影响降到了最低,也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扬尘污染和噪音影响。”
预制装配的好处还在于,将重要构件放到工厂预制,钢筋切割、混凝土浇筑、成型出货等全部环节都在智能化控制的“一条龙”流水线上完成,实现了从“人工控制”到“机器控制”的转变,有效避免建设质量“靠人品、靠手艺”的不稳定性,实现标准化管控,提升工程整体品质。
不过,新型工艺也对施工人员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和挑战。
“装配式结构对预制立柱、盖梁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如果差值超过设计要求,将导致构件报废、吊装失败。”为此,陈润军团队和施工单位对构件从设计、制作到拼装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监管,确保承台及墩柱预埋钢筋、安装精度差值在正负两毫米。
“装配式建造技术代表了绿色、智慧建造的发展趋势,今后我们将在更多项目中推广应用这项工艺,带动全市建筑业向工业化、智能化、规模化发展,全面提升市政项目的效益与品质。”市建委、市城基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实际上,作为老路改造,莫干山路改造提升工程最难的地方还在于,要兼顾沿线居民区、商业区各项生产生活和通行需求,既要保证施工安全,又要确保工期进度。
主干道地下复杂交错的管线管网就是工程面临的一大难题。为此,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心在项目施工前委托第三方单位对沿线进行了约126公里的雷达探测,以精准掌握各类管线点位。
“像这样大规模的物测在现有市政工程施工中比较少见。”陈润军介绍,此次莫干山路项目施工路段根据探测结果共设定管线点7013个,其中明显管线点4199个,隐蔽管线点2814个,平均管线点密度达到17.97米/点,“我们对管线点进行了标识,提醒现场施工人员施工时注意避开、做好保护措施。”
紧邻地铁区间桩基施工遭遇熔洞怎么办?
采用国内先进的“全套管桩基”施工工艺
6月15日,风情快速路(金城路-湘湖隧道)主线高架正式通车试运行。
风情快速路(金城路—湘湖隧道)主线高架,金城路交叉口南侧上下匝道、休博路南向北上匝道开通后,意味着风情快速路(机场公路—湘湖隧道)主线高架全线通车,萧山区与主城区的来往更加便捷。
“风情快速路这个工程,我一直关注,终于等来开通的好消息了!”家住萧山区湘湖家园的吴吉超向朋友分享了这份喜悦,“本来我去主城区上班,走地面道路,再过钱江三桥,早高峰至少要40分钟,现在估计能减少三分之一的时间。”
这样的快捷,来之不易。
“在建设中,我们把关键工序重点攻坚,每一步都想在前头、做在前头,将难点问题进行一次性‘消化’。”看着眼前这条快速路高架上川流不息的车辆,市“迎亚运”道路建设行动工作专班服务指导组成员沈高勇把思绪拉回了半年多前项目建设最艰难的时间。
“施工中有两个难点,我们都提前考虑到了。”沈高勇介绍,一个是风彩互通段施工区域为熔岩发育区,地下存在多处溶洞,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另一个是道路紧邻运行中地铁1号线区间隧道和地铁湘湖站的桩基施工,“桩基距离地铁隧道最近为6米,距离地铁站的附属结构最近为1.48米,施工难度极大,并且溶洞最深的洞深有27米,这个区域总计要打下199根桩基,一点都马虎不得。”
沈高勇继续解释:“老百姓最常看到的高架与地面连接的物体是桥墩,在桥墩之下还有看不到的工程——桩基础,承台是桩与桥墩的连接部分,它把数根桩联系在一起成为桥梁基础。”桩基础在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和使用耐久性,在以往的经验中,处于地质岩溶发育较活跃的桩基(溶洞桩基)施工难度较大,主要是溶洞填充物一般为软塑状或松散等物,在钻孔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浆、塌孔等事故,造成施工困难。
如何打牢第一根“桩基”,保障主线高架施工以及地铁运行安全?
服务组会同建设单位提前谋划,聘请专家多次组织施工论证,最终确定了采用国内比较先进的“全套管桩基”施工工艺,既有效保证了在溶洞这类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桩基质量,同时也保障了地铁1号线的运维安全。
风彩互通是一个三层叠加的全互通立交,包含8条匝道,在市区进行这么复杂的工程,对各方面的施工要求都很高。沈高勇介绍,“全套管桩基”施工工艺具有成孔工效高、施工安全风险低、对周边环境扰动小的优势,承装质量也有保障。
最终,项目严格按涉铁施工相关规范要求,充分利用铁路施工时间窗口,组织跨铁钢箱梁吊装等施工,确保项目按计划节点推进。
钢箱梁架设遇复杂环境如何应对?
创新施工方案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昨日,随着匝道打开,第一辆小汽车驶入,江东大道一期二期正式通车。
“看着项目从立项到通车,就好像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一样,能够参与服务,我感到非常自豪。”沈高勇说。
作为杭州市主城区连接大江东最便捷、最重要的快速通道,江东大道是完成杭州市“城市东扩”任务的重要依托,承担着联系钱塘区内部东西向交通的功能。
为了确保钢箱梁架设的稳定性和精确性,江东大道二期高架部分采用创新工艺,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由于主线桥节段内钢箱梁单片最重达116吨,所以在吊装合龙上采用了双机抬吊施工方案,桥面板也采用埋弧自动焊接施工工艺,有效保证了合龙安全与焊接质量。”沈高勇介绍,本次桥面板安装使用的埋弧自动焊接施工工艺,较传统焊接不但有焊接生产效率高、焊接质量好等优点,在自动焊接时,焊接参数还可通过自动调节保持稳定,与手工电弧焊相比,焊接质量对焊工技艺水平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同时,焊接工艺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有效降低了焊工劳动强度,施工过程中无焊接弧光,放出的烟尘和有害气体少,也改善了焊工的劳动条件。
近期开通的三墩互通改建工程在钢箱梁架设中,遭遇复杂环境的难题。
“项目共有5处上跨杭州绕城高速,交通繁忙,车流量大,在跨高速施工期间需对绕城车流进行交通疏导,保证正常通行,施工安全风险高。”三墩互通改建工程项目部副总工胡劲松介绍。
为此,他们多次组织专家对钢箱梁跨绕城方案进行审核论证,最终确定将跨绕城的5座匝道桥梁,全部采用钢混组合梁跨线施工。原来需要两个月施工期的现浇箱梁,现在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只用了不到6天时间。
项目的另一个施工难点就是涉河钢箱梁架设。
“项目涉河大跨径钢混梁施工共计2处,单跨长度70米,需设置临时支墩分段架设。”据胡劲松介绍,因涉河河段为通航航道,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22米通航净宽。为此,建设指挥部、项目部多次组织行业专家召开专题会,优化吊装方案,同时邀请海事及港航部门多次进行现场调研指导,为涉河涉航段钢梁架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