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奚源
上周末,浙江队在中超联赛第三轮的比赛中1比3不敌河南嵩山龙门,埃沃洛为球队打进了重返中超后的首个进球。不过在这场比赛前,浙江队收到了一张罚单,内容是球队装备存在违规情况。
根据罚单内容显示,浙江队存在球员和主教练穿戴印有广告的训练服、Polo衫参加赛前官方训练及赛前新闻发布会,也有球员在比赛结束后离开体育场时穿戴非耐克品牌运动鞋等情况。按照《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装备管理规程》相关条例,球队被处以通报批评的处罚。
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违规情况,浙江队在本轮比赛前紧急将所有带有广告的训练服等都做了“贴标”处理,这也就出现了11日比赛前,球迷们在直播画面中看到的,浙江队球员和教练员身穿着贴有“狗皮膏药”的衣服来到观澜湖足球基地比赛场。
值得一提的是,和浙江队收到同样罚单的还有深圳队,不同的是,深圳队的违规是因为穿印有广告的训练服参加赛前官方训练。
众所周知,中超联赛作为国内顶级职业联赛,其商业开发价值以及维护都是联赛发展的根本。最近几年,因为球队中姓名改革而造成的负面影响一直存在,不论是曾经贵为中超冠军的江苏苏宁,还是拥有20多年历史的老牌球队重庆力帆,都熬不过这些负面影响而消失在中国职业足球的历史中。浙江队在自身的商务开发和维护方面,一直都处于良性发展的状态,即便是这次被认为是违规的原因——出现在训练服和POLO衫上的俱乐部两大股东浙江能源和绿城中国,和中超联赛赞助商之间也不存在竞争关系。
毋庸置疑,联赛的商务规定每个球队都应该遵守,从这一点上来说,浙江队的处理称得上是及时和有效的。但在大多数国内俱乐部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的大环境下,如何让联赛的商务开发既能为参赛俱乐部谋求最大的收益,又能让俱乐部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最大化自己的商业开发价值,这是职业联赛健康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毕竟只靠投资人的热情,是无法让一个职业联赛发展下去的,自身的商业价值和市场口碑才是职业联赛生存的命脉。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考虑到各俱乐部的实际经济情况,事实上中超公司今年已经降低了相关类似事件的处罚力度,过往有俱乐部因为违反装备规定被罚款几十万元,而今年只是通报批评而已。在中超俱乐部生存条件普遍比较艰难的当下,如果自身找不到开源的途径,那么尽可能地给俱乐部更多自主商务开发的空间,或许能为中国足球的回暖带来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