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席记者 张磊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体验——
捧起一本书,即便再好看,也无法让你手不释卷。即便手机静音,你仍会不由自主地拿起手机来看一眼,生怕错过什么。
每天的“阅读”越来越多,朋友圈、社交媒体、公众号、传统媒体……信息饱和得令人窒息。碎片化时代,阅读如“批阅奏章”。
有意思的是,一种新介质下的读书方式已经诞生,正在“用魔法打败魔法”,用“碎片填充碎片”。做家务、跑步、开车、等待孩子下培训班等一切碎片时间,打开音频软件,输入关键词,用同样短小的有声书填满它。
423世界读书日前夕,我们做了一个小型的调查,专门了解听书这件事。本组报道分两篇,第一篇采访了杭州的有声书创作者,听他们聊聊如何在有声书这片“红海”中寻找到突破点。第二篇则将结合调查,关注用户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有声书。
网络时代,阅读不再单一。电子书纸质书都是书,用眼看用耳听都是读。
《啵叽啵叽听故事》:
在“红海”里寻找突破点
袁逸是浙江电台城市之声的节目部主任,也是短视频平台的大V,她的另一个身份是亲子有声书《啵叽啵叽听故事》的主讲人。在各个有声书平台上,她化身为“魔力袁姐姐”,给小朋友们讲各种各样的儿童故事。
“2018年,当了妈妈以后,就想从曾经从事的喜剧类广播剧转型为亲子内容。传统媒体正好也处于转型阶段,于是我尝试着把广播听众引流成为平台用户,《啵叽啵叽听故事》这个系列应运而生。”袁逸回忆,当时亲子有声书已是一片红海,类似“凯叔讲故事”这样的内容创作者已经吸引了一大批用户,亲子类用户的黏性又都很强,找到突破口成为当务之急。
研究后,她和团队把“拟音”作为亮点。“拟音是影视作品的创作手段之一,使用人工发声器模拟片中所需要的音响效果,类似开门放个茶杯,打架时骨折的声音,海浪的声音,都可以用后期的拟音来完成。”她发现小朋友对声音非常敏感,把故事和拟音结合之后,孩子们边听边感受,“我们准备了一些辅助包,里面放置了各种音效,可以大人小孩一起互动,小朋友们发现,原来骨折的声音是用芹菜折断来模拟的。”
这种家长孩子的互动一直是《啵叽啵叽听故事》的精髓, “最早购买的版权是《中华少年奇才》,这是我小时候看过的书,特别想用拟音的方式,呈现给我的孩子。两代人同读一本书,特别有意思。”
除了《中华少年奇才》,她还录制了《古诗里的故事》《东东海历史大冒险》《语文大侦探》,现在正在创作全新的《宋词里的故事》,内容大多选择历史文学类的——这也和用户反馈有关。
“睡前的听书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节目的内容需要在趣味性与知识性之间寻找平衡。”袁逸说,现在有一批忠实小用户已经从三四岁听到了小学,用这样的方式陪孩子们慢慢成长,有趣也有意义。
掌中云听书:二次创作发掘隐藏爆款
“我们入这行比较晚,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上架了100本小说,现在总播放量在三亿多次。”掌中云听书总负责人羽柴丰告诉记者,一套有声小说的上架过程分为选书、剧情修正、画本(将每个角色台词用不同颜色标注)、找主播录制(一般都是在家分头录制)、统一后期制作、上架等若干步骤。
“通常,10分钟左右的精品有声书需要一小时左右的制作时间,更新频率一般为日更,每次更新两三集让粉丝满意,上架的书一多,工作量还是很大的。”
目前,有声小说已经成为各大音频平台营收的主要来源,从早期对着麦克风随便读小说,到2017年男女双主播出现,再到2019年开始流行的多人播,质量越来越精良,堪比专业的广播剧。
“用户已经不满足于内容本身的吸引力,还要看主播的演播功力、后期制作效果、剧情改编,他们促使这个行业越来越‘卷’。” 羽柴丰说,掌中云听书的创作思路是抛弃对小说文本的简单复述,根据当下用户需求,对小说剧情进行再改编。
把一本爆款网络小说做成爆款有声书,还不算什么,能通过改编把一本中等水准的网络小说做成爆款,才会让用户觉得物有所值。
《一品毒妃芥子玉》就是这样的一本有声书, “这个原始IP并非头部阵营,但通过在有声书创作上的再创作,使其成为了能跟头部IP去掰腕子的隐形爆款。”
上架11个月,在喜马拉雅播放量就已经突破6500万次,评分9.3,网友评价“主播播得好,声音背景音乐都超有真实感,像看电视剧。”
评论和数据带来了信心,王徐说,他始终相信,有声书这个市场值得继续探索,“只要内容够好,质量上乘,一定能被听到。”
“悦耳”生活背后的大生意
文化产业与人类的精神需求息息相关,随着大众对优质内容的需求日渐提升,知识付费观念普及以及5G等新兴技术的兴起,“耳朵经济”在拓展阅读方式丰富生活的同时,也孕育出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德勤咨询公司预测,在2020年全球有声书市场增长25%,达35亿美元,听众约5亿人的基础上,有声书收入有望在2023年超过电子书。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分析机构调查显示,2021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达6.4亿人,2022年将达到6.9亿人,中国在线音频市场规模为220亿元,同比增长67.9%。有声书作为数字阅读的延伸,极大提高了受众对碎片化时间的利用,市场潜力强大。
中国在线音频用户中有48.8%每日收听时间在2小时以内,使用时长为2小时至5小时的用户占49.9%。这些核心用户有钱还年轻, 30岁以下用户占比66.7%,月收入10000元以上的用户占比达27.5%。
从记者做的在线问卷调查来看,77%的被调查者是愿意为音频内容付费的,每月付费在50元以内,还有不少人早早成为了包年用户。
专家预测,目前,有声书市场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付费意愿增高的环境下,有声书付费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儿童有声阅读市场,有声书平台与物联网渠道的深度结合、有声书与智能硬件终端的跨界合作,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全新风口。
未来,我们会迎来怎样的“悦耳”生活呢?
“悦耳生活的AB面”之B面:《我们这样享受“悦耳”生活》,关注用户究竟需要怎样的有声书,详见明日本版特别报道第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