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5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一处管控小区内,防疫工作人员用喇叭提醒居民下楼接受核酸采样。

4月4日,在吉林市船营区松北一区社区紫光花园小区,工作人员为“无疫小区”挂牌。

4月14日,一辆救护车在吉林市松江东路上驶过,路边桃花已经盛开。
一切都来得那么突然。3月初,奥密克戎突袭吉林。短短十多天,感染者从几个、几百到几千、几万;珲春、吉林、长春……先后告急;社区传播、校园感染、保供承压……呼啸的寒风席卷着漫天的飞雪,吉林,与病毒正面交锋。
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战斗。面对肆虐的疫情,吉林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加快核酸检测、提升隔离转运收治能力、完善民生保供渠道……看似静态的街头巷尾,处处都是无声的战斗。
突袭!困难远超预期
看不见的病毒,卷起一场风暴。
“珲春市发现1人核酸检测样本呈阳性”“吉林市发现4例”“长春市新增5例”,进入3月,疫情通报雪片般飞来。
起初几日,感染者数量只是小幅增加,筛查快速展开。不论是2020年的舒兰疫情,还是2021年的通化疫情,吉林省曾与病毒几次交锋,都在不长时间内遏制了疫情。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此次病毒传播速度,快得超乎想象。“1号病例”报告后,只用了两周,全省阳性感染者就突破万例,4月初超过5万例。
“拼得非常艰苦。”一名基层流调人员说,流调摸排跟不上感染者增速。吉林省传染病防控首席专家赵庆龙说,导致此次疫情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
多点散发、聚集感染、面状扩散,从珲春市、吉林市,到长春郊区,再到人口稠密的主城区,抗疫战线迅速扩大。
疫情集中的长春、吉林两市,总人口超过1200万,占全省一半。面对严峻形势,两地分别从3月12日、3月21日实施静态管理。从“2天出门买1次菜”到“非必要不出门”,再到“足不出小区”“足不出户”,管控一再升级。
这是一场异常激烈的攻防战,防控举措不断加强,但病毒屡屡破防。学校、工地、社区等重点场所相继“失守”。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出现大面积感染,6000多名学生缺乏隔离场所;九台一中形成聚集性疫情,一些师生回家后又出现社区传播;医院、方舱建筑工地出现传染……
这是一场极度艰苦的拉锯战,好几次快要“见亮”,但又遭病毒无情反扑。4月2日,吉林市宣布本轮疫情得到遏制,但随后一所高校又发生疫情。长春市九台区在4月3日至5日连续三天核酸检测中,社会面初筛阳性感染者数量为个位数,但4月6日,又新增超过100例阳性感染者。
面对接踵而至的挑战,吉林全省上下始终坚守一个共识、传递一个声音——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坚决遏制疫情蔓延。
集结!人人都是英雄
虽不见硝烟,但处处都是战场。
3月10日深夜,吉林省人民医院接到命令,医院将被转作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定点医院。许多医生彻夜未眠做准备,第二天上午,转运患者,划定疗区,900多名医护人员进入红区……24小时内,战斗堡垒就已搭建完成。多家定点医院紧锣密鼓投入战斗,病房刚准备好,就迎来了国家赴吉林医疗救治组专家。
不分主场客场,只有一个战场。疫情发生后,长春机场航班锐减,全国各地的支援包机却一架接着一架。辽宁、陕西、山西、湖北……近5000名医护人员星夜兼程,奔赴吉林。
阳性感染者激增,急需大量隔离点。大规模方舱建设在黑土地上展开。3月12日,国网吉林供电公司接到隔离方舱建设任务,200多人随即进场,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寒夜抓紧施工。“冷可以忍,任务不能等。”现场作业负责人张先跃掷地有声地说。
4月初,长春疫情吃紧。吉林省内多个市州组建起工作队,上万人急速挺进长春进行支援。为了不给长春的战友增加负担,支援队伍有的在临时驻地休息,有的当日往返。“帮忙不添乱,不能再让兄弟城市为难。”白城市通榆县支援长春的邹义勇说。结束了一天工作,他和队员返回长春一所学校的临时驻地。
城市的“静”,是许多人的“动”在守候。超过60万名工作人员奋战在一线,防护服就是“军装”。“如果我们放弃,群众怎么办?”长春市朝阳区前进街道文苑社区党委书记赫佳说。
封控时间一长,难免会产生情绪甚至是摩擦,但更多的市民服从大局。守望相助的百姓个个都是英雄!
应战!锚定清零目标
快、转、静、沉,疫情防控始终锚定社会面清零!
快起来!核酸检测要快点、再快点。疫情初期,吉林市单日检测能力仅有4.5万管,长春市最初几轮全员核酸检测过后,群众一度查不到结果……吉林省聚焦检测流程衔接不紧密、检测人群不能全覆盖、检测过程不规范等问题,以快制快,不断提升“采、送、检、报、追”各环节衔接效率。为了扩大覆盖面,还实施了“不检测赋黄码”等硬措施。
转起来!隔离转运不能“人等床”。空地上、场馆里,机械声彻夜轰鸣,陆续建成的20多家方舱医院能提供3万多张床位。交通运输部门成立转运工作专班,在辽源,4个半小时就集结了100台转运车辆。全省累计调派客运车辆近万辆,保障转运任务。
静下来!静态管理下的城市更需要顺畅的运转。吉林省启动联保联供机制,从多个省份调运蔬菜等物资,省内各地对口包保,全力驰援,每天有数万个分拣好的蔬菜包直达长春等地。
沉下去!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化身抗疫“大白”。在长春市九台区,区一级的党员干部全部下沉至基层一线,设置小区指挥长统筹疫情防控工作。人力、物力、财力被充分组织起来,攻坚效率大大提高。
坚持就能胜利!4月8日,曾经疫情最严峻的长春市九台区实现社会面清零,实行差异化防控策略;同日,最先出现聚集性疫情的吉林市实现社会面清零,开始分级管控;连日来,长春市各区社会面疫情逐个清零,4月13日24时,全市实现了社会面清零目标。至此,全省各市州均实现了疫情防控社会面清零目标。